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蚌埠G5市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

【材料一】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有些鸟类会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飞越千山万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它们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问题,就是候鸟学的研究对象。候鸟是指那些在一年中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根据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繁殖和越冬的鸟类。按照迁徙的距离,候鸟可以分为长途候鸟、中途候鸟和短途候鸟。长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超过5000公里的鸟类,如大雁、白鹤、信天翁等。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1000-5000公里的鸟类,如红嘴相思鸟、喜鹊、百灵等。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不到1000公里的鸟类,如画眉、山雀等。候鸟迁徙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一般来说,候鸟会在春季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寒冷的北方进行繁殖,因为北方有更多的食物资源和更少的捕食者。而在秋季,候鸟会从北方飞回南方进行越冬,因为南方有更温暖的气候和更稳定的水源。这样,候鸟就能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保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候鸟的迁徙是一场艰苦而又神奇的旅程,它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到达目的地。 (刊载于2023年6月17日)

【材料二】不同候鸟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聪明的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以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候鸟也有迷路的。遗憾的是,一旦迷路,大多数将无法存活。所以,如今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探路、尝试、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蕴含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刊载于2023年6日19日)

【材料三】

【材料四】在关乎全球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命运与共之心、生态创新之智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愿景正在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关爱———建设“候鸟友好”城市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除了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有灰鹤、黑鹳、银鸥等大量候鸟从南途经北京向北迁徙。记者在调研采访时发现,北京有不少鸟类友好型建筑。此外,北京还致力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守护———让候鸟家园重焕生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会与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一道,云集到福建福宁湾、罗源湾等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越冬。罗源湾附近居民于孙李告诉记者,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水产养殖是主要产业。不当的养殖行为曾对当地水鸟栖息产生影响,生态平衡一度遭到破坏。为重焕湿地生机,当地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附近的渔村还修建了不少观鸟栈道,生态观鸟旅游成了当地发展的“新名片”。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对自然精心呵护,罗源湾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刊载于2023年6月6日)

(1)、下列诗句,没有写到候鸟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补全下图。

(3)、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八条,其中有三条途经中国。请结合【材料四】,说说中国为保护候鸟迁徙采取了哪些举措? 
(4)、在学习完这几则材料后,小安打算制作一个“候鸟档案卡”,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候鸟档案卡

定义:候鸟是指那些在一年中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根据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繁殖和越冬的鸟类。

界:动物界

迁徙原因:①

分类:a.按迁徙季节分———夏候鸟、冬候鸟

   b.按迁徙距离分———长途候鸟:每年飞行超过5000公里,如信天翁。

中途候鸟:②  

:每年飞行不到1000公里,如画眉。

c.按迁徙高度分———普通类

特殊类:④(填鸟名)迁徙的特殊高度高于麦金利山(即德纳里山);斑头雁迁徙的通常高度可接近⑤(填山名)的高度。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筷子趣谈

李贤武

①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用餐工具。筷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中国的劳动人民吃饭时偶尔用两根树枝夹着吃,发现树枝比用手方便了许多,于是,这种夹食物的工具——筷子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起来,上自君王,下至农夫,无一不会使用筷子。筷子的种类很多,有金筷、银筷、铜筷、象牙筷、竹筷等,其装潢之多样,更是不胜枚举。

②古时筷子称“著”,闽南话至今仍用此音。后来,吴人为了避忌“著”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著”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夹提”,意思是夹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筷子的使用功能。

③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为止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牛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境一双“金著”,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著,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著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贵,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著竹”的竹子,产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著,坚结如象牙,作著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实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把这双筷子收起珍藏。

④中国人做事一向是很讲究的,就拿筷子来说。一头圆一头方,代表天圆地方。长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使用时一般是两根,代表好事成双。所有的这些设计都很人性化。开宴前,筷子总是被整齐地摆放桌面上,显得温馨而从容。无论长的面,圆的丸子,大到腿骨,小到蚕豆,凉拌黄瓜,精细发菜,还有入口即化的藕粉,甚至连羊脚巴里的骨髓,它都可以手到擒来。

⑤筷子简单易制,温润柔美,体现了东方人的性情。它发明于中国,流行于东南亚,逐渐向全世界传播开来。现在使用筷子的人占全球一半以上,这就是它简易好用的最有力证明。

⑥现在有的人聚餐时,“公款”改成了“公筷”,既环保又卫生。但这只限于小宴。婚丧嫁娶的大宴,一般均在午餐时进行。宾客满座,菜品满桌。繁文缛节之后,大家早已腹鸣如鼓,一双公筷便显得力不从心了,须给每位配备“双枪”方可满足。

(选自《河西文艺》2020年第233期,有删改)

【材料二】

最近,市疾控中心的11位专家,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就近选择了一家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他们把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另外,还特意点了一道菜,作为空白时照。吃前,采集了饭菜样本。饭后,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经过48小时的培育,实验结果显示如下:

 

餐前

结果(cfu/g)

餐后结果(cfu/g)

公筷

非公筷

未食用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130

注:cfu/g表示每公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材料三】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新闻小组”拟开展“寻访桂花之旅”采访活动,请帮助他们整理素材、制作成果,完成个题。

“寻访桂花之旅”采访活动

◊ 初拟提纲

时间

2023.10.20—10.28

地点

杭州市

采访单位

新闻小组

采访对象

工作人员,网友,热心市民

采访目的

了解桂花在杭州人心里的地位,了解与桂花有关的活动,了解桂花对杭城经济发展的作用

采访方式

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现场釆访

[现场采访·赏桂]

◊ 整理素材

在“了解桂花在杭州人心里的地位”现场采访中,同学们采访了工作人员、街头市民等,记录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今年9月4日,杭州第一缕桂香花落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明星桂首开,全树15%的开花量,香气馥郁。明星桂被视为杭州桂花的先头兵,只要它一开,杭州人便知道秋天快来了。

近年来,杭州少儿公园这株“明星桂”的首次开花时间都被整理成了时间表——2022年第一次开花是9月3日,2021年第一次开花是8月20日……2013年,桂花首次开放是9月8日。

材料二:

2500年前,中国就开始种桂花,到了唐宋,桂花已经是“网红”了。古人赏桂的打开模式之一,是将桂花写入诗词之中。“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桂花被杭州人喜爱,后来成为杭州的市花,这段缘分也许从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已经开始了。

[资料搜索·摇桂]

在“寻找与桂花相关的趣味活动”资料搜索中,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三: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我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选自琦君《桂花雨》,有删减)

[问卷调查·评桂]

在“评点杭城桂花”问卷调查中,同学们收到了以下评论——

材料四:

网友“觉陇桂雨”:啊呀呀,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桂花一开,财神就来。今天光是“桂花藕粉”“桂花糖”“桂花糕”三样,就让我口袋满满。赞赞赞!

网友“豫南客”:今天在外面吃了大餐,胃胀得难受。喝了朋友送的杭州特产桂花茶“九曲红梅”,立马舒服了很多。看来这茶叶的确有解渴养胃、消食除腻的功效。

网友“小招喵”:这几天桂花开得真热烈啊!“桂花”,“桂子”“贵子”,希望我家孩子明年中考也能蟾宫折桂。

小稠和小州在阅读了课本内推荐的三本纪实作品之后,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请你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及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任务。

【材料一】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 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二】

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最后一次,他面对的敌人,重炮、飞机和机械化部队估计超过他八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倍。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建立了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从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处理一支大军撤退来说, 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与朱德统率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 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 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有的把他

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

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

朱德爱护部下天下闻名的。自担任全军统帅以后,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早期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 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 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战士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 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

“他喜欢运动,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他喜欢跟朋友们谈天,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受过伤。 ”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有改动)

【材料三】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 书的内容吧。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 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

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

这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1938年上海复社《西行漫记》作者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