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蚌埠G5市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

【材料一】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有些鸟类会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飞越千山万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它们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问题,就是候鸟学的研究对象。候鸟是指那些在一年中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根据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繁殖和越冬的鸟类。按照迁徙的距离,候鸟可以分为长途候鸟、中途候鸟和短途候鸟。长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超过5000公里的鸟类,如大雁、白鹤、信天翁等。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1000-5000公里的鸟类,如红嘴相思鸟、喜鹊、百灵等。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不到1000公里的鸟类,如画眉、山雀等。候鸟迁徙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一般来说,候鸟会在春季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寒冷的北方进行繁殖,因为北方有更多的食物资源和更少的捕食者。而在秋季,候鸟会从北方飞回南方进行越冬,因为南方有更温暖的气候和更稳定的水源。这样,候鸟就能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保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候鸟的迁徙是一场艰苦而又神奇的旅程,它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到达目的地。 (刊载于2023年6月17日)

【材料二】不同候鸟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聪明的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以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候鸟也有迷路的。遗憾的是,一旦迷路,大多数将无法存活。所以,如今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探路、尝试、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蕴含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刊载于2023年6日19日)

【材料三】

【材料四】在关乎全球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命运与共之心、生态创新之智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愿景正在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关爱———建设“候鸟友好”城市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除了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有灰鹤、黑鹳、银鸥等大量候鸟从南途经北京向北迁徙。记者在调研采访时发现,北京有不少鸟类友好型建筑。此外,北京还致力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守护———让候鸟家园重焕生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会与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一道,云集到福建福宁湾、罗源湾等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越冬。罗源湾附近居民于孙李告诉记者,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水产养殖是主要产业。不当的养殖行为曾对当地水鸟栖息产生影响,生态平衡一度遭到破坏。为重焕湿地生机,当地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附近的渔村还修建了不少观鸟栈道,生态观鸟旅游成了当地发展的“新名片”。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对自然精心呵护,罗源湾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刊载于2023年6月6日)

(1)、下列诗句,没有写到候鸟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补全下图。

(3)、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八条,其中有三条途经中国。请结合【材料四】,说说中国为保护候鸟迁徙采取了哪些举措? 
(4)、在学习完这几则材料后,小安打算制作一个“候鸟档案卡”,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候鸟档案卡

定义:候鸟是指那些在一年中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根据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繁殖和越冬的鸟类。

界:动物界

迁徙原因:①

分类:a.按迁徙季节分———夏候鸟、冬候鸟

   b.按迁徙距离分———长途候鸟:每年飞行超过5000公里,如信天翁。

中途候鸟:②  

:每年飞行不到1000公里,如画眉。

c.按迁徙高度分———普通类

特殊类:④(填鸟名)迁徙的特殊高度高于麦金利山(即德纳里山);斑头雁迁徙的通常高度可接近⑤(填山名)的高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跳中跳出三跳满分,总分高达

466.20分,她以最无可争议的方式锁定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的金牌。年仅14岁130天的全红婵,成为了仅次于伏明霞的第二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冲劲儿大,爆发力强”,这是早期指导全红婵的广东省教练对她的评价。到了国家队,全红婵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加强——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再加上原本就非常优秀的身材条件,造就了跳台上的完美发挥。但与此同时,全红婵自己旺盛的斗志和对训练的专注力也不可或缺,就像她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所说:“中间也会觉得害怕,一两天不跳的话,再次站上10米台就会怕,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去练习跳。”

选自《澎湃新闻》

2021.

8.5,有删改)

【材料二】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时,国人沸腾了。虽然百米决赛只拿到第六名,但观众和网友仍然给予苏炳添最大的鼓励和认可,认为他配得上“亚洲飞人”的头衔,“没站上领奖台你也是最棒的”。

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发生失误脱手从杠上掉落,站起来后芦玉菲第一句话是“可以再翻吗?”之后,芦玉菲迅速调整状态高质量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中国女排3:0战胜阿根廷队后,现场响起了这首歌。中国女排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之旅。虽然,志在东京奥运会卫冕的中国女排小组出局,但“女排精神”再次被提起,“我们永不言败,却也输得起,不怕输。”

与此同时,“老飞人”刘翔的社交媒体评论数量持续走高,几万人留言表示,自己欠刘翔一个道歉,金牌并没有那么重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2021.8,4)

【材料三】

00后大学生刘欣怡一直在关注奥运会的进程,比赛中有很多时刻都让她印象深刻,“比如扬倩射落首金,苏炳添百米跑突破历史等。印象深刻是因为深受感动,中国力量太强大了!”这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出了很多00后运动员,刘欣怡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韧与勇气,很值得自己学习。

在北京上班的刘昕,最近经常会和同事、朋友聊奥运会赛程,她觉得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许多年轻小将表现很亮眼,“像跳水、射击都有不少00后年轻运动员参赛,赛场上他们沉着应战,下了场又恢复活泼可爱的一面。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自信,即便面对强大的对手,依然稳定发挥,这种心理素质是很令人俱服的”。有两个瞬间让李铠溺印象深刻,一是马龙蝉联乒乒球男单冠军,二是吕小军取得举重男子81公斤级冠军。“作为37岁的老将,吕小军拼尽全力举起杠铃的那一刻,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刻在骨子里的坚毅,”他觉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了令人骄做的成绩,在其他领域也有值得庆祝的突破。

数据显示,永不言弃力挽狂澜,多次上演“惊天逆转”(60.0%),多项比赛破世界纪录,展现绝对实力(54.3%),面对判罚争议,严格遵守竞赛要求,体现体有精神(49.5%),以及传统优势项目屡次夺金,延续竞争力(47.5%),是让受访者深受鼓舞的地方。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1.

8.5,有删改

【材料四】

其实,成功者注定了只是极少数,我们绝大多教人如那些“失败”的运动员一样,也努力过,也春斗过,但是,一时没有收获别人眼里的成功,因此难以被别人铭记。但是,这些“失败者”同样给了我们某种动力,他们让我们明白: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项目,刻苦训练几年甚至十几年,不问最终能否成功……然后,通过严格的国内选拔,来到世界最高舞台,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本身就已经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这些“失败者”,吞下失利的苦涩,突破自己的心魔,然后继续坚持,只为下一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全力突破自己的坚持,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平凡日子的最真实写照。这些“失败者”,有的在奥运会后退役或转岗,然后开始另一段生活和努力。他们不畏将来、用心生活的精神,不也是我们每一个面临选择彷徨的个体的榜样吗?!一想起这些,我们得对那些“失败者”致敬,他们的经历和精神,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1.

8.2)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