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它已经在西欧的制造生产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 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热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一次技术革命

从纽可门的单作用蒸汽机到瓦特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用了72年

从发明到应用: 蒸汽机为84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从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 到美国人交流电动机发明用了57年

从发明到应用: 电动机为65年; 无线电为35年; 雷达为15年

第三次技术革命

代表性技术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 在30年时间内经历了5代; 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 体积缩小到三分之一

从发明到应用:原子能利用为6年; 电子计算机为5年; 晶体管为4年; 激光器为1年

科学知识增长率

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 80年代为12.5%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技术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方式及新生产组织方式。并指出“世界市场”与“大工业”的辩证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技术革命相对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而言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哪些因素推动了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以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18世纪以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矿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 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资本家和工厂主为获取廉价原料、劳力和销售市场,赴乡村不断建设新厂,围绕这些新厂不断形成新的工业城市,它们在旧的工业城市周围接二连三地聚集起来,形成了工业城市带。1751——1780 年,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 年为2.5 万人;1781—1790 年,上升到每10年7.8 万人。城市人口剧增,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而资产阶级在环境较好的地区建造舒适的高级住宅别墅。城市的盲目扩展、城市化的无序开展,也造成了城市布局的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物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堵塞等问题。

————摘编自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单位:%)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摘编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发展”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