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六中学、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苏轼。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无与为乐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

竹柏影也        ④)少困人

(3)、作者夜游承天寺,邀张怀民相伴,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二人有着相同的志趣?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5)、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相关任务

【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山翠,秋水日潺暖。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据《新唐书》本传,此诗是对裴迪“相酬”之作,两人同隐终南山。①值:遇到。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一位佯狂遁世的隐士。③五柳:本指陶渊明,这里系作者自喻。

【乙】

三游洞序(节选) 

白居易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共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共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逆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艾芜刈璧,梯危缒滑 , 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 , 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迫旦将去 , 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改)

【注释】①作者与好友元積、弟弟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的严冬,这篇序即为此次游览时所作。白居易此时得罪权贵,被贬。②棹:小船。③艾芜:割倒杂草。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⑤未:未时,今午后一点到三点。⑥戌:戌时,今晚上七点到九点。⑦知退:白居易弟弟的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