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大安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

(1)、《聊斋志异》.作者是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世称
(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担持刀 驰:解除,卸下 C、一狼去 径:直径 D、前狼假 寐:睡觉
(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狼不政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C、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4)、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中的狼,其特点是“黠”,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狼的”黠”老现在哪些方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长平之事 , 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馈,以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其煎臣料赵国守备亦以矣。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节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改)

【注】①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②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③长平之事:公元前260年, 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发生的战事。④五校大夫王陵:五校大夫,官职。王陵,秦国大将。校,军队编制单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