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整本书阅读
(1)、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是( )

“(他)成立了第一个湖南苏维埃政府……长征的大部分,他都是用脚步行的,常常把他的马给疲倦了的或者受了伤的同志去骑……政府的飞机常常散布一些传单到红色区域里去,悬赏五万到十万元以逮捕他……他却下令说这些传单应保留着……他一脚踢开了祖母在火炉上的大烟锅……他领导农民攻打并且冲进富人的家里。农民运走了富人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他说)游击战争之所以成功,游击队伍之所以发展,也是因为战争部队和人民大众的一致……”

A、《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彭德怀 C、《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
(2)、下面是小风同学阅读《昆虫记》做的读书笔记,请补充表格内容。

《昆虫记》读书笔记

提出假设

求证过程

得出结论

我的发现

发情期的雄性大孔雀蝶夜间朝圣时是靠触角传递信息。

实验一:剪掉雄性大孔雀蝶的触角并将其放飞,晚上它能飞回来。

实验二:捉到新来的雄性大孔雀蝶,拔掉它们前胸的毛,保留触角,但它们没有飞回来。

发情期的雄性大孔雀蝶为了“结婚”——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具备了一种奇妙的天赋,不论多远都能发现自己的“意中人”。有无触角,并不影响它们寻找雌性大孔雀蝶。

我发现,法布尔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多次采用了“先猜测假设后求证”的实验探究方法,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一步逼近真相,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之光。

大头布甲虫假死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是在耍手腕,是在作假蒙人。

实验一:我把它放在不同材质物体表面,它静卧不动。

实验二:苍蝇去舔它沾有黏液的嘴唇,它立刻逃之夭夭。

实验三:天牛刚把爪子放到它身上,它立即仓皇溜走。

实验四:用硬器物敲击桌腿,它跗节便颤动起来。

实验五:让强烈的阳光照到它身上,它拼命奔逃。

……

……

……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①“我来看你,海伦。我听说你病得很重,我不同你说句话就睡不着。”“那你是来同我告别的了,也许许来得正是时候。”“你上哪儿去吗,海伦?你要回家是不是?”“是的,回到我永久的——我最后的家。”“不,不,海伦,”顿住了,心里很难过。我竭力咽下眼泪,这时海伦一阵咳嗽,不过没有吵醒护士。                                  
文中“我”是          
②“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文中“她”是         
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文中的“他”指的是         
④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         (住宅名)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