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五中学、东塍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古诗文,感受北宋先贤的高洁品德,完成阅读任务。

【甲】

戏答元珍

【北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乙】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北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骇、老成旭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丙】

欧阳永叔资政殿学士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节选)

【北宋】欧阳修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捍贼,乃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 , 复灵武 , 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挽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多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

(有删改)

【注释】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宝臣于次年赠诗欧阳修,欧阳修乃作此诗以答。②此词写于范仲淹和欧阳修共同受到打击之时。因变法改革失败,范仲淹被贬外放,在离京前与欧阳修的离别宴上作此词。③刘伶:字伯伦,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主张无为而治,率真豪迈,纵酒放诞,曾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④痴骏(chī ái):呆傻。⑤施(wāng)悴:瘦弱憔悴。⑥公:指范仲淹。⑦横山:在今陕西榆林。⑧灵武:在今宁夏灵武。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延州

词类活用法:故自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不许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

参考成语法:态复萌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3)、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充恰当的主语,并结合上下文阐述理由。

每进见,               必以太平责之。

(4)、【丙】文中体现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事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阅读【甲】诗,结合知识卡片,推测欧阳修作此诗时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并说明理由。

知识卡片

欧阳修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勇于实现理想的时期,第二阶段是产生远离朝堂的退隐心理的时期,第三阶段是退隐山林、崇尚自然的时期。

(6)、你认为范仲淹写给欧阳修的词与他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是否相符?请结合【乙】词中的“笑”具体阐述你的观点。
举一反三
阅读《过年》一文,完成小题。
      ①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愿。
      ②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瑞雪兆丰年”是大家想得出来最好听的一个词语。还有什么比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的呢? 
      ③忙着赶制年糕的人家冒出腾腾的热气,刚出锅的年糕带着秫米的香味,沾满了新年的气氛。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里猫着,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和情绪,为尽情的娱乐消遣做好准备!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力,用雪创造着一切! 
      ④屋檐上滚落下的雪花,消失在金黄色的光中。四处里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块发光的琥珀,照亮了野外被风吹起的雪,照亮了踏雪归来的人脚下的路……在一片银白色里温柔了那串长长的脚印。
      ⑤是谁拥有这张至高无上的通行令,占据了所有的地面和天空——快乐的人们,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色彩缤纷的烟花绽放,点燃了夜空的激情。烟花散处,如流星闪烁,照亮了树上每一根细小的枝桠,保留下了脸上每一丝幸福的笑容,人们已经放开了脚步,向新年进发。
      ⑥清晨,路中央不知被谁堆出了一个样子可爱的雪人,胖胖的脸庞,红红的鼻子,黑如点漆的眼仁,他是谁梦里的人呢? 
      ⑦狂欢了一夜的人们还在沉睡中。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树干上、窗棂上、院门上……
      ⑧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并相互传递着心里的祝福和感恩。
      ⑨清晨的阳光把树枝的影子照在斑驳的墙上,对联映红了门口的积雪,倒贴的福字里更有说不完的年的味道。太阳出来了,像一张红红的铜锣,敲响新年的开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小题。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 ,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 , 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 ,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①汝曹:你等,尔辈。这里指马援的侄儿马严、马敦,他们的品行出现了一些偏差,马援在南征交趾时抽空写了这封家书,告诫两个侄儿。②是非:评论、褒贬。③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④口无择言:讲话不选择言辞。意为所言皆善。⑤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⑥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⑦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⑧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⑨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⑩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