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月联考历史试卷
随着靖康之变、中原为金人所占,动荡的社会现实、失去家园的痛苦、收复失地的渴盼,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南宋词人的词作中。下列词句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D、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举一反三
公元997年,北宋朝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政府收入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造成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
材料: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据郭玮《寇准与澶渊之役》等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材料:萨迦班智达(1182-1251),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班生活的时代,青藏高原分裂混战,“藏民福分,如油尽灯昏”。此时,蒙古大军远征青藏高原,蒙古大汗的次子阔端准备在西藏寻找一位堪为诸方导师的藏传佛教人物,以领袖群伦。大将多达那布致信阔端推荐 萨迦班智达。1244年,阔端发出了具有最后通牒性质的邀请书,邀请萨班前来凉州会谈。 萨班清楚这次谈判的危险性,但63岁高龄的他毅然决定带领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二侄远赴凉州恳求归附。阔端与萨班就西藏归顺蒙古王朝事宜,经协商,达成共识。会谈之后,萨班留在凉州,精心培养两位侄子,以接替自己的政教职位。其中,八思巴以后成为元朝第一位帝师兼管总制院(宣政院)事,恰那多吉被(元)朝廷封为白兰王,兄弟俩返回西藏后,完成了建立西藏行政体制的任务。
——摘编自樊保良《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等
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