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莆田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①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
②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最终赋役合一
③征税方式由最初的劳役税向实物税转化,最终转化为货币税。
①大量的土地得到开垦 ②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
③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④“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实施
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材料 明朝的财税制度发展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的体现。明初,为构建新的国家财政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朱元璋建立赋役黄册、鱼鳞图册等制度,构架起明代财税制度的基础。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财政危机显现。万历年间,张居正进行改革,压缩宫廷靡费、整顿冗官冗员冗费、清丈全国土地,对清出的隐田课税,对原重额土地实行减征,减轻农民负担。但诚如孟森先生所说“国之兴亡系于财之丰耗”,随着国家财政治理能力迅速退化,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地亩再次失实,税负再次偏畸,财政再次面临危机,社会矛盾愈发激烈,王朝最后在纷至沓来的危机下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
——摘编自曹琳《明代税制流变与王朝兴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