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l%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材料一: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依据李思孟《科学技术史》制,部分)
朝代 | 北宋 | 南宋 | 明朝 | 清朝 |
理论类(%) | 4 | 9 | 16 | 30 |
实验类(%) | 12 | 10 | 3 | 1 |
技术类(%) | 84 | 81 | 81 | 69 |
材料二:与西方人相比 ,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节次(节选) | 标题 | 子目(节选) |
第二节 | 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 | (一)岑寂后的复兴 (二)两宋理学 |
第四节 | 文人天地 | (一)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 ) (二)品味高雅的宋画 |
第六节 | 科技之光 | (一)社会温床 (二)绚烂之花 |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