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字如面》是国内首创明星读信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说,这档节目绝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的知道。
数十位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多家信件博物馆和档案馆参与了节目所需的信件收集推荐工作。入选的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呈现出对应复杂历史的丰富的多样性。有求爱信也有分手信,有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平静通信,也有父子间唇枪舌剑的激越交锋,有名人不为人知的心事,也有荒唐年代的锥心往事。无论是情感状态、价值观念还是文字风格,都是多元呈现。
节目邀请了台词功底和表演实力俱佳的明星友情出演,还请出两位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在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一人,一桌,一话筒。每一个走上舞台的朗读者,也都是拿着几张纸走上台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点。艺人入场,全场起立鼓掌,艺人念完,长达数分钟的掌声,以及起立。这样的尊重,是对念信人的尊重,也是对写信人的尊重,如此互相尊重,自然形成的形式感在国内是很罕见的。
【材料二】《见字如面》部分节目单
标题 | 信件内容 | 写信时间 | 读信人 |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 画家黄永玉写给前辈曹禺,批评曹禺近年来的创作。 | 1983.3.20 | 王耀庆 |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 剧作家曹禺回复黄永玉,感激黄永玉真诚的批评。 | 1983.4.2. | 张国立 |
让他活在我的歌里 | 歌手蔡琴就前夫、著名导演杨德昌逝世的写给媒体。 | 2007.7.2 | 归亚蕾 |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 秦国士兵兄弟黑夫和惊在战争前线写给大哥衷。 | 前223.2 | 林更新 |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 作家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 | 1941.9.20 | 归亚蕾 |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生活在这片土地 | 韩愈恐吓危害百姓的鳄鱼。 | 819年 | 张国立 |
《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的 | 歌手邓丽君写给词作者庄奴。 | 1979年 | 蒋勤勤 |
【材料三】
Letters Live(《见字如面》源自于英国的一个节目名)活动让我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作者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Letters Live活动现场彼此紧密相连,让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这些鼓舞人心的人类古老文物。很荣幸能朗诵这些信件,书信是沟通交流中的诗意手法,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视作者的热情、美丽、痛苦和幽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备注:康伯巴奇:英国演员,曾主演《神探夏洛克》,英版《见字如面》读信人)
它的出现,恰逢其时地抚慰着信息爆炸时代的痛点,比如通信越来越便捷,但交心越来越困难,比如面对面坐着,但大家都只顾看自己的手机。怀旧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们中国人则对于“忆往昔”有着更深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书信这种已经逐渐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载和连接的生活方式,却在信息时代,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
或许是被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腻坏了,当包括《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类以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走红以后,电视工作者和观众都开始思考并发现,其实我们之前所担心的“年轻人”到底爱看什么,估计是个伪命题。一些节目或者演出,夸张且生硬地引用网络流行语和段子,铆足了劲儿吵吵嚷嚷,但从各项评分体系和论坛发言来看,年轻人似乎并不领情。反而是那些专注于表达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传递如中国传统文化等审美品位的节目广受好评。——《光明日报》
许子东教授说:“书信这种形式正在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与文明不应该消亡,应该转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而《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其实从功能上来说,书信和手机短信、微信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信息的传递,但是短信和微信总是缺少着那么一点点人情味,一种能见字如面的效果。
写信,其实是一件过程相对繁琐的事情,但是回想起来,其实还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要用笔,一笔一画的在信纸上书写,一旦遇到写错或者不满意的情形,你可能还要重新找来信纸再写一次。然后折好装进信封,跑去邮局,买来邮票贴上之后,再亲手投递进绿色的邮筒。你会发现整个过程自己全程亲力亲为,关键还有心情的变化,尤其是投递的那一瞬间,往往内心都会有些期待。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你一次次想象着收信人会什么时候收到信,看到信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马上给我回信,等等。——网友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