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材料一:距今8000-5000年的中国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是处于一个十分温暖湿润的时期,这给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灿若群星。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灿若群星”的原因。

材料二: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A

荀子

“礼治”

墨家

墨子

B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中A和B两处补充完整。面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你会用哪个学派的思想来解决,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中的汉化措施。并简析这次改革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