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致女儿的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等学问

    ①什么是第一等学问?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这句很朴素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造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的第一要素。

    ②遇事肯替别人着想,不单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那些功利主义者、世俗之人、凡夫俗子是绝对做不到的,只有那些超尘拔俗、心慈好善,像白求恩、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的人才真正算是掌握了程颐所讲的第一等学问。

    ③当然这第一等的学问绝非只是高人雅士的专利,只要具有一颗仁厚之心,一颗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为他人想一想的平常心,无名小卒、平头百姓也同样可以学得。学会辩证看问题,你就会发现,你为别人着想,别人同样也会为你着想。常言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给别人提供先明,帮助别人。如此一来,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我们且不急于给这位盲人戴上顶高尚之人的高帽子,但他确实称得上有思想、懂得人生哲理的人。

    ④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这一点不要说人类,就是在动物界也是如此。达尔文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有同类互助的现象。如果说同类互助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本性,那么为别人着想则是人类经历磨难,抗争自然,战胜自身的美好品德的升华。你为别人着想或许并不希冀得到等价的回报,然而使你料想不到的是越是这样恰恰越得到了回报。慷慨无私地为别人着想,就像播种,总能看到收获,尽管这种收获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有良心重情义的受益者终究会把爱的种子珍藏于心,直到永远。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②段的中心句是。围绕中心句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3)、作者用盲人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请写出一句与“助人”有关的名言警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一个人能有成就,首先是因为他对那件事有兴趣。兴趣是什么呢?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孩子对糖块有兴趣,老人对忆旧有兴趣。人们对休闲、娱乐、美食、华服有兴趣,更对学习、开拓、创造有兴趣。
       ②兴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学会发现兴趣,保护兴趣,扩大兴趣。“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兴趣是寂夜里飘着的萤火虫,常在你不经意时灵光一闪,有人及时捕捉到了自己的兴趣,有人却在兴趣敲门时木然无应,错过了机遇。歌德的父亲安排歌德学法律,他却对文学、科学有兴趣;伽利略的父亲安排伽利略学医学,他却对物理、天文有兴趣。每一届诺贝尔奖公布后,记者总要向得主提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对它感兴趣”。
       ③达尔文小时候对生物有兴趣。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一只未见过的甲虫,就用右手捉住;又见一只,即用左手捉住。这时又发现第三只,情急之下他将一只放入口中,腾出手来去捉第三只。不想嘴里那只甲虫放出一种辛辣刺激的液体,他“哇”地一声,三只全跑了。可以看出,这时他的兴趣还是一种孩童式的天性。但是,由此出发,他后来毅然参加了贝格尔舰的环球考察,一走五年。每到一地,就采挖生物标本,托运回国。五年后,他定居伦敦郊外潜心研究这些资料,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1859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对于达尔文而言,是目标和毅力巩固和延伸了他的兴趣。可见,要取得成就,还得将它转化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
       ④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一种责任,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则非得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兴趣只有在注入了毅力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
       ⑤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先得找见自己的兴趣是瓜还是豆。只要我们像达尔文、鲁迅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硕果,栉风沐雨几十年,就一定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

薛晓倩

    ①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

    ②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③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④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

    ⑥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的。

    ⑦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

(据2018年5月18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

阅读

    人如其读

王俊良

    ①“人如其读”,是成功学鼻祖塞缪尔・斯迈尔斯,在成名作《自助》一书中,告诫世人的读书箴言。将“其所读”与“其人”等量齐观。意在解决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

②怎么读?说到底,是对文化的态度。比如,对“圣贤”书跪着读还是坐着读?跪着读,仰视“圣贤”,将他们的话奉为圭臬。这样读,结果是读成只懂应声的腐儒;坐着读,也要讲科学与平等,就会质疑。

③那么,坐着读就能成就人生吗?论坐着读,梁元帝绝对算得上。而且,每日进读,旁置纸笔,有心得,立即记下。据《梁书》载,梁元帝五岁能通《曲礼》;及长,“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正是这位“坐着读”的梁元帝,在都城江陵将被西魏攻陷时,无“御敌之策”,却“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人问“战败为何焚书”?梁元帝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④将失败归罪“读书”,足见梁元帝之迂。此恰与戴震之读,形成鲜明对照。戴震十岁,读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据《戴东原先生年谱》载,塾师授《大学章句》一书,至“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识然?”倘梁元帝读书有此一问,何来焚书之叹?

    ⑤当然,满足于坐着读不跪着读的梁元帝,怎能理解戴震“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深意。王夫之批梁元帝,“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亦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其为读而读,耽书、耽酒与耽色者同,“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

    ⑥这里,王夫之提出“读什么”的问题。袁中道《游居柿录》有个故事,足以说明“读什么”的重要。明代李贽请一名有些文字功底的小僧当书童,其“每见龙湖称说《水浒》诸人为豪杰,且以鲁智深为真修行,而笑不吃狗肉诸长老为迂腐,一一作实法会”。久之,小僧“与其侪伍有小忿,遂欲放火烧屋”。李贽说他几句,小僧愤然“李老子不如五台山智证长老远矣,智证长老能容鲁智深,老子独不能容我乎”?袁中道将此归结为“痴人前不得说梦”,余谓之“人如其所读”者也。

    ⑦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亦有一“读什么”的典型。说沧州有个读书人刘羽冲,他“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之后,“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刘羽冲其读,与梁元帝近似,然梁元帝在“耽”,刘羽冲在“显”。纪晓岚评曰“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⑧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可惜,梁元帝“死读书”,刘羽冲“读死书”,嵇康、李卓吾“读书死”。然“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人如其读,一如布罗茨基所说:“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2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