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傅雷家书两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长期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目前,全台湾接受读经教育的中小学生已增加到100多万。他们学习的主要是《千字文》、《孝经》、《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和《春秋》等,接受儒家、道家文化的熏陶。各民间团体经常举行“过五关”、“读经比赛”、“共同过关”和大型会考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竞争中体会学习的欢乐。王教授认为,读经不仅能提高语文水平,陶冶人的性情,更重要的是能延续中国文化血脉。

    目前,大陆有不少地方也开展了诵读经典活动。

(1)、假设王财贵教授到大陆访问,来到你的学校作一次以“走进经典”为主题的报告。在与王教授的互动环节中,请你用简练、得体的语言向他提一个你最想问的问题。

你说(问):

假设你们学校也开展这项活动。为了促进读经活动的开展和检验读经活动的成果,学校决定在秋季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古典诗文朗诵比赛。

(2)、为了渲染比赛活动气氛,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作为横幅悬挂在校园内。要求用上上述《千字文》等经典著作的名称或其中的内容。例如:吸收《孝经》精华,继承中华美德。
(3)、请你就如何使全校同学都参与朗诵比赛活动,向学校活动组委会提两条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说起劳动课,70后、80后感触颇多。70后的劳动课,多在田地里:麦熟时,学校放起麦假,孩子回到田野帮父母收割麦子;80后的劳动课,多在课堂上:竹木扎框、糊上棉纸,自制风筝放飞在课后的欢声笑语里。“是时候补上这堂课了”“劳动课很有必要”......各大社交平台上,此起彼伏的支持与赞扬是主流意见,传递着一个共识:劳动是光荣的,也是难忘的。

②开好开足劳动课的呼唤,深切期待着多方联袂参与的回应。学校或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请非遗项目入校园,让学生在躬身稼穑、体验民俗之间,感受生活味、烟火气;企业、工厂等社会力量,利用提供标准化场地、定制化器具等方式,拓展校方的有限场景资源;家长通过日常交流的言传、共担家务的身教,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风家教。如此,方能打通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的罅隙,把劳动课牢固地嵌入教育体系的应有位置。

③劳动课虽无范式,评价更需有标准。“老师布置任务、家长完成作业、学生打卡拍照”的网络留言,折射出家长群体对劳动课该“怎么教、怎么考”的现实思量。无论是增加专业教师培养与引进之实举,还是广开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之言路,都是合理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需要被给予充分的时间、耐心去摸索与确立。但从深处看,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更有赖于社会心态的转变。

④劳动教育并非朝夕之得、尺寸之功,更需日将月就、久久为功。“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教育。父母们更不必苛求孩子熟稔镰刀的轻重、农事的早晚,而是让他们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去懂得敬惜物力,去强健自立自强之精神。这些精神上的隐性收获,更能让孩子在思想、道德与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⑤劳动是质朴的,亦是多彩的,它无比深刻地与童年交织缠绕在一起,成为人生最珍贵的回忆与永不逝去的底色。而劳动课的回归与弹性扩容,恰恰寄望于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学段目标、规范的课程设计,去铺设抵达寓教于劳、五育并举的理想之路。

(有删改)

材料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