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京剧剧本《打渔杀家》片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丁郎:离了家下,来到河下。哪只是萧恩的船哪?——萧恩哪,萧恩!

    李俊:啊,萧兄,岸上有人唤你。

    萧恩:哦,有人唤我。(一望,下船)哦,原来是丁郎哥,到此何事?

    丁郎:催讨渔税银子来啦!

    萧恩:嗳,这几日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改日有钱,送上府去就是。

    丁郎:话倒是两句好话。可是有钱可想着给我们送去,别让我们一趟一趟地白跑,跑坏了鞋还得自个儿掏钱买。

    萧恩:难为你了。

          [萧恩上船]

          李俊 做甚么的?

    萧恩:催讨渔税的。

    李俊:待我来问他几句。

    萧恩:不要与他致气。

    李俊:晓得了。——呔!回来!

    丁郎:喝,出来挡横儿的啦。——回来啦,你有甚么说的?

    李俊:我来问你,你前来做甚?

    丁郎:奉了我家员外爷之命,前来催讨渔税银子。

    李俊:我来问你,这渔税银子,可有圣上旨意?

    丁郎:没有。

    李俊:户部公文?

    丁郎:也没有。

    李俊:凭着何来?

    丁郎:乃是本县的太爷当堂所断。

    李俊:敢是那吕子秋?

    丁郎:要你叫“太爷”!

    李俊:你回去对他们言讲,从今以后,渔税银子免了便罢……

    丁郎:要是不免呢?

    李俊:如若不免,在大街之上,撞着于俺,有些个不便哪!

    丁郎:喝,口气不小哇!你这么横!你叫甚么名字?

    李俊:混江龙李俊。

    丁郎:混江龙李俊就是你呀?

    李俊:不错!你要怎样?

    萧恩:(劝阻)不要与他致气呀。

    丁郎:你接着我的吧!

    李俊:哼!

    【注】以上文字节选自京剧《打渔杀家》。《打渔杀家》,又名《庆顶珠》《讨渔税》,是戏曲传统剧目之一。京剧、汉剧、秦腔等许多剧种都有这个剧目。剧情梗概:梁山好汉阮小七在起义失败后化名萧恩,重操旧业,与女儿桂英打鱼为生,他本想平安度日,却因恶霸丁员外勾结贪官吕子秋一再勒索渔税、欺压渔民,而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了员外。演出全本时,尚有官兵捉拿萧恩父女,萧恩自尽,桂英投水遇救,最后与梁山好汉花荣之子花逢春成亲的情节。

    (1)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答案】
    (2)剧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答案】
    (3)从李俊的质问中,你发现这渔税银子有什么问题?
    【答案】
    (4)这个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人物的对白,试加以分析。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4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儿,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他,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  “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他就抬高本来就很洪亮的声音:  “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  “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儿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①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②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③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④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不累

    崔立

           ①下午,母亲打来电话,说:“我累了。”

           ②我愣了一下,心想,这是母亲说的话吗?是不是听错了?母亲可是从来不说累的啊。

           ③我在农村长大。农村一年有两个忙季:夏季和秋季。父亲的单位,时常很忙。那主要的收割人,自然就是母亲了。

           ④我记得有一年,母亲收割稻子,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连着割了一个星期。早上,我起床的时候,桌上已经放好了早饭,我知道,母亲一定是去田里了。晚上八九点,我要睡了,母亲还没回家,在我快要睡着时,听到母亲回来的声音。我喊了声,  “妈”,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⑤当我们院子里堆满了轧过的稻草垛,脱粒下的稻子都装进了袋子里,母亲终于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我问母亲:.“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着急地干完呢?”

           ⑥母亲看了看天,说:“要是不抓紧割,万一下雨,就割不成了。”

           ⑦我问母亲:“累吗?”母亲笑笑说:“不累不累。”

           ⑧我从学校毕业,从农村到城市里上班。母亲准备来看我,问我要带什么吃的?我说,就帮我带点猪头肉吧,其他不用带了。家乡的猪头肉是我的最爱,那味道真的很赞。母亲说:“好。”

           ⑨从车站到我住的地方,要走10分钟的路。我本来是要去车站接母亲的。老板临时打来一个电话,让我不得不留在家里抓紧改一个方案。

           ⑩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看了看时间,按常理,母亲该到了啊,怎么还没到呢?在我疑惑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⑪我去开门。门外,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母亲,母亲的身旁,放着两个沉重的蛇皮袋。母亲说:“一袋米,一袋菜,我和你爸合计一下,你在这里啥都要买,我多带点过来,帮你省点钱。”我赶紧把那两袋东西扛进屋,然后拿着毛巾给母亲擦汗。

           ⑫我问母亲:“这么长的路,你怎么拿过来的啊?你应该给我打个电话。”母亲说:“没事没事。”

           ⑬我问母亲:“累吗?”母亲笑笑说:“不累不累。”

           ⑭母亲就是这样永远不喊累的人。所以这次,母亲喊累了,这很让我紧张。周六一早,我开着车,带着老婆、女儿,一起往家赶。到了村口,我远远地看到一个人站在那里,像是母亲。近了,真是母亲。

           ⑮我问母亲:“你怎么在这里?”

           ⑯母亲说,刚好路过。我们到了家,父亲说了实话。父亲说:“你妈呀,是想你们了,所以说累,就盼着你们回家呢。她呀,是知道你一准听到这个会回来,所以早早就等在村口了。”

           ⑰我一想,母亲呢?我赶紧去找母亲,就看到后院低下头忙着给我挑菜的母亲。

           ⑱母亲说:“你难得回来,吃吃咱农村绿色无污染的菜。”

           ⑲我说:“妈,你累吗?”母亲笑笑,说:“累什么呀,不累不累。”

           ⑳7岁的女儿一蹦一跳地跑过去,甜甜地叫着“奶奶”,母亲脸上马上绽满了笑。我看到了母亲发丝间的白发,好久没这么看过母亲了,母亲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的眼前,瞬时模糊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①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②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子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连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充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世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③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把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排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④农夫用斗室扇着脸上的汗床,转过验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⑤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⑥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⑦“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⑧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⑨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⑩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热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理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其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铺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⑪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辩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⑫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⑬他笑得更得意了:“哪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⑭我便那样些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学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逃到天边的羊群

    王位

    ①小乌兰的爸爸和乌力吉的爸爸合牧一群绵羊,但这一群羊却不用牧人放。早晨,羊儿们从羊栏出发,太阳落山羊群会自行回到羊栏。

    ②头羊旋风角是这百余只绵羊的领头羊,不仅长得身高体壮,头上的羊角更是少有。一般公羊头上的角只能打一个不满三百六十度的弯,而它的角却打了差不多七百二十度的弯。在羊头的两侧,盘了两个圈,跑起来像是带起两股旋风。小乌兰叫它旋风角。乌力吉夸赞这名字起得恰当。他对小乌兰说:“这羊角不仅像两股旋风,也像飘在羊头上的两朵云。这云要是飘起来,能不能把羊群带到天上去呢?”

    ③“这话说得太离谱了,有谁听说云朵把羊群带到天上?”小乌兰歪着脑袋驳斥乌力吉。

    ④骑在旋风角背上的乌力吉咯咯咯地笑着,旋风角拿出十八般武艺,撒欢尥蹶子地上蹿下跳,很快就把乌力吉从自己的背上甩下来。小乌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看你还敢不敢再去作践旋风角。”

    ⑤头羊成功撂倒乌力吉后并没有跑开,它转过身来看着捂着屁股的手下败将,后退了几步,又猛冲过来。要不是眼疾手快的小乌兰一把推开乌力吉,他一准儿会被旋风角撞得头破血流。站起来的乌力吉当然不服气,他又撒开腿去追上旋风角,两只手分别扳住了两只羊角,飞身跃上羊背。这一次,旋风角没有使用狂癫乱甩之术,而是以火箭发射般的速度跑起来。乌力吉虽然没有被摔下羊背,却感觉像是随着头羊一起飞了起来。事实上,他的确是飞起来了,他被旋风角当成子弹,跑着跑着,突然刹车,乌力吉就像子弹一样从羊背上射出去……

    ⑥事后,小乌兰对他说:“我眼看着你和旋风角一起飘起来了。”

    ⑦“飘起来了?”乌力吉迷迷糊糊地问小乌兰,“谁飘起来了?”

    ⑧“你们俩都飘起来了。”

    ⑨旋风角带领着羊群飞跑着返回羊栏,小乌兰和乌力吉被甩在羊群的后头。旋风角不仅能带领羊群自行外出觅食,到了傍晚还能自行把羊群带回来。这早已不是秘密,方圆百里,养羊的牧民没谁不知道。一个青年牧羊人决意花重金买回能带领羊群自出自入的头羊。

    ⑩小乌兰和乌力吉的爸爸听完青年牧羊人说明来意,简直心花怒放。然而,他俩却在买主面前极力地掩饰内心的激动,嘴上说不卖,为的是让价码再抬高几倍。直到最后,一只头羊都赶上三十只绵羊的价钱了,两个人才算罢休。看着回家筹钱的青年牧羊人的背影,两个人的肚皮都要笑破了。世上真有这样的笨蛋,竟然相信会有能够自出自入的领头羊。其实,他们两个心里明镜似的,要不是草原前方那条通天河阻隔,那无人照看的羊群肯定会一直向前,有去无回。两个人在羊栏选址的时候,就做了粗略估算。当羊群从羊栏出发,一路觅食到通天河的时候,恰好羊群吃到半饱,喝足水后,在头羊旋风角的带领下掉头返回,一路觅食吃到家门口恰好太阳落山。当然,羊群也有偏航的时候,这就是他们总指使小乌兰和乌力吉去照看羊群的原因。作为在牧区长大的孩子,他们当然也懵懵懂懂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当他们的爸爸在买羊人面前把旋风角吹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两个孩子都气鼓鼓的。

    ⑪“怎么能这样糊弄人呢?”小乌兰首先在爸爸面前嘟囔起来。乌力吉也生气地对着爸爸嚷嚷起来:“怎么能这样忽悠人呢?太过分了吧?”

    ⑫“过分?他愿意出高价买头羊,又没人逼他。再说,我们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多卖些钱,给你们买换季的服装和学习用品?”

    ⑬小乌兰一听把脸都气红了:“别拿这话当借口,我才不做骗人钱财的工具哩!”

    ⑭“还反了你们呢!”小乌兰的爸爸也瞪起眼睛。

    ⑮第二天午后,买羊人带着鼓鼓囊囊的一兜子钱,开着皮卡车来了。他在这个时候来,也是想验证一下那只威风凛凛的头羊旋风角,到底能不能像牧主人说的那样带着羊群自出自入。太阳就要落山了,羊栏前三个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他们等着等着,影影绰绰地已经见到晚归羊群的身影。可是,越等好像羊群越远。这时,眼尖的乌力吉的爸爸发现两个孩子正在朝远处驱赶羊群。这还了得?乌力吉的爸爸嘴里嘟囔着,与小乌兰的爸爸和买羊人一起朝羊群追去。

    ⑯“为什么阻止羊群回栏?”追到羊群后乌力吉的爸爸声嘶力竭地质问乌力吉。乌力吉说:“不是的,爸爸,你误会了……”

    ⑰“羊群快到家的时候,闻到汽油味儿掉头就跑……”小乌兰也帮乌力吉打圆场。

    ⑱“那好,你跑得快,赶紧去截住旋风角!”乌力吉的爸爸向乌力吉命令道。

    ⑲“是!”乌力吉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在羊群后面劈开一条口子,两手抓住头羊的两只角,飞身骑上羊背,身体前倾,把嘴贴在羊耳上,小声催促道:“快!快逃!”旋风角四蹄离地,火箭一般射向远方,羊群也随着头羊飞一样呼啸着跑起来……几个人在羊群后面拼命追赶,小乌兰高呼着:“当心啊!当心!”眼见着羊群越跑越快,已经把追赶的人远远地甩在后面。追着追着,小乌兰突然惊呼起来:“不好,旋风角飞起来了,羊群飞起来了!”

    ⑳晚霞映红了绿色的草原,旋风角连同整个羊群仿佛变成大片的云彩,泛着黄光,呼呼啦啦地飘过通天河……追赶的人都惊呆了!当大家追到通天河边的时候,被抛到河岸上的乌力吉捂着屁股从草地上爬起来,指着遥远的天边,带着哭腔说道:“旋风角带着羊群逃到天边去了……”他一只手抹着眼睛,似乎是在擦眼泪,但如果你仔细去看乌力吉的表情,会发现他并没有悲伤,完全是在开心地笑。小乌兰显然也心领神会,看着呆若木鸡的买羊人和他们的爸爸,也难掩内心的喜悦……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