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宁河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2014年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在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宇,常令老师们叫苦不适。”(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中国又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动劝“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6亿人次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

(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
(2)、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请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更是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欢迎,下面是对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数据:

关于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表(部分)

图一第一次使用手机上网的年龄

图二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时间

图三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

材料二: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材料三:针对中学生是否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这一问题,校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学生、老师,家长和专家。

    【学生自述】手机给我带来诸多方便。例如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有疑难问题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增进友谊;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教师反馈】中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甚至有的学生用手机作弊,造成极坏的影响。手机在中学校园里的普及还会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另外,手机上的许多不良信息,玷污了中学生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感言】给孩子买手机初衷是为了联系方便,但孩子多用于聊天和游戏,既影响休息又贻误学业,同时,使用手机还额外增加了我们做父母的经济负担。

    【专家观点】如何管理手机应体现在“教育意识”上,简单的“禁止使用”学生未必能理解,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将手机“为我所用”,这也是属于生活教育的范畴。这种教育的实施,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历史上,北京城曾经多河富水,掘地成泉。但自1999年起,本市经历了连续8年的干旱,再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水量猛增,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河泉干枯,水质下降,用水告急。

    2014年12月12日,历时十余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进京,近七成用于首都自来水厂供水,还有部分填补进了密云、十三陵等大中型水库,同时为城市河湖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五年间,南水进京已超52亿立方米,本市地下水开采量压减3.36亿立方米。

    在用好南水的同时,北京市多措并举,压采地下水、关停部分自备井、河道补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局得以缓解,饮用水质量得到改善,昌平、怀柔、平谷等地陆续有干涸的水井和泉眼恢复喷涌。泉眼的“复活”,预示着北京的河流将有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

   

    图1:1978年以来地下水位变化数据

    (材料二)

    有了南水作为城市供水的基本保障,北京的河湖治污也随之提速。污染严重的凉水河作为一条样本河道,重点治理。河沿岸35个排污口被封闭,两处生物除臭塔和四处离子除臭工程迅速建起;1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00多万立方米的大型再生水厂迅速建起并投入使用,高品质再生水源源不断注入河里,凉水河重现生机。这是南水北调工程修复水生态、改善水和环境的一个缩影,本市越来越多的河流正逐步恢复生机。

    201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成为本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除了将净化后的再生水补入河道作为景观用水,随着地表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下降,地下水位抬升,多条河流得以“复活”。

    到2035年,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