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 无以从二三子 , 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 , 其宫不备其宗器 ,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 , 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 , 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 略则行志 , 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子之德,以没其身。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 , 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选自《国语·晋语》,有删改)

    【注释】①叔向:春秋晋国大夫。后文的人物中,韩宣子和栾武子均为晋国官员。桓子为栾武子之子。②实:这里指财富。③从二三子:跟晋国卿大夫交往。④一卒之田:指100顷田亩,上大夫的俸禄。⑤宗器:祭器。⑥宪则:法制。⑦戎狄:指一些少数民族。⑧怀:归附。⑨行刑不疚:执行法度,没有弊病。⑩艺:度,准则。⑾略则行志:忽略法制,任意行事。⑿居贿:储积财物。⒀以没其身:终生没有遭到祸患。⒁吊:忧虑。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建”的义项有:①建议,提议;②树立;③建造,修建;④倾泻,倾倒。“若不忧德之不建”中的“建”,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1
    【答案】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其实

    A . 先天下之忧忧(《岳阳楼记》) B . 伯乐不常有(《马说》) C . 泉香酒洌(《醉翁亭记》) D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答案】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宣其德                行:1

    桓子                  及:2

    ③而武子之德            赖:3

    ④而货之不足            患:4

    【答案】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贺我,何故?

    【答案】
    (5)贫困本不是好事,叔向却向韩宣子贺贫。他列举了栾武子和他的儿子桓子的事例,意在向韩宣子说明怎样的道理?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