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以拙之力成卓之境

肖凌之

    ①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让人联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

    ②“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高超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梦想一步登天、一鸣惊人的喜悦降临头顶,却常常忽略“拙”与“卓”的辩证关系,要么有想法没行动,要么有行动没毅力,要么热衷于投机取巧,不屑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花“拙”功夫。

    ③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会吟诗,前提是要“熟读唐诗三百首”;要习得一番真武功,就得按照“入门先站三年桩”的规矩,打牢站桩的本领。为学如此,习武如此,想干的每一项事业都是如此,要想取得“卓”,首先必须“拙”:要有虚心待事、耐心经事的“憨态”与“笨劲”,要有遇到困难和矛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愚法”和“倔强”。

    ④纵观那些从古至今的卓越者,无一不拥有“拙”的表现和“拙”的劲头。汉代司马迁著就《史记》这一不朽之作,就是通过博览、遍访、收集、整理的“笨”功夫,花了18年的“拙”劲才写成。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兄弟两人名扬全球。然而他们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建功需要“拙”功夫,卓越皆从笨拙始。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巧力”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和厚实功底,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的论证过程非常严密,请以第③段为例加以分析。
(3)、有同学发现第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请你说说是哪一个事例,并简述理由。
(4)、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拙”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象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象一片红云了,象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象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象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象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象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心!鸡血有毒

游识猷

    ①从前有王后向魔镜发问:“世上最美的人是谁?”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她死了。于是人们吸取教训,对着镜子说话再不用问号结尾,都用感叹号,连杜德伟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的保养秘诀是每天对着镜子喊“25!25!”机场成功学大师的口号就更触目惊心了。——“我最棒!”“一定成功!”“先赚一亿!”

    ②问题是,这样对镜打鸡血,真得可以明目瘦身发家致富吗?

    ③不能。2009年,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研究者乔安妮·伍德发现,积极的自我陈述有时会失效,甚至有害。如果你本来就觉得自己很行,那么鸡血能帮你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想通过喊口号来让自己行,千万住手,鸡血对你有毒。

    ④在伍德的研究中,自尊高的人在对自己说几次“我值得人爱”后,心情的确更佳。而自尊低的人,反复自勉“我值得人爱”,反而更低落。原因很简单,鸡血起效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相信那些鸡血。

    ⑤当你本来就觉得自己很棒、有价值——也就是心理学说的“自尊够高”——你就容易被“我一定行”的口号燃起斗志。

    ⑥然而,对自尊较低者来说,绝对正面的自我陈述不符合他们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因此百分百积极正面的口号反而会引起条件反射式的自我否定。他们一边违心地喊“我一定行”,一边得压下无数个自动升起的“我不行”。而研究证实,情绪和想法无法被压制,它们被压抑得越厉害,就反弹得越凶猛。越渴望遗忘,越念念不忘。越努力否认,越记挂心头。“我最瘦”的口号,帮得了瘦子维持,帮不到胖子减重。

    ⑦伍德发现,辩证的自我陈述才对自尊较低的人管用。毕竟,一点小差错就能将他们打入深渊。习惯了自我抹黑的人,如何说服自己是纯白的呢?中立的浅灰更适合。比起“人人都爱我”,他们更同意“有人爱我,有人不爱我”。比起“我最棒”,他们更信服“我有时能做到,有时不能”。——别小看这些陈述,平心静气的自我肯定,远胜于垂头丧气地自我否定。

    ⑧另外,“我在某个具体方面可以很行”的陈述,也适合低自尊者。与其说“我什么都能做到”,不如对自己说“可以写出清晰明了的邮件”。还有一种更棒的陈述,是成长型陈述,无论自尊是低还是高,都可以对自己说,“我虽有不足,但我能从挫折中学习。”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磋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高了谁都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表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刀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住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做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这样,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翻开处跑出来。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的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哪里拿的?”马可瓦多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比手划脚的树木陪着转动,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煞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支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得小小的,一动也不动。他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乙)读卡尔维诺(有删减)

曹文轩

    卡尔维诺对童话一直情有独钟。他自称是意大利的格林。而我以为,他的童话——就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而言,比格林的童话更好。格林的童话毕竟是瞄准了孩子而写的,免不了小儿腔和少许做作,而卡尔维诺的童话是来自于民间传说,他在采集之后,尽力保持了它们作为民间文学时的模样、叙述方式,显得更为自然也更为纯朴。

    我们看到了厚厚两大本童话。这是卡尔维诺用了几年的时间从意大利各个地区搜集而来的。其中有相当一批,精美绝伦。它们应收入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童话几乎总是这样开头的。它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年代,并且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一个荒诞但一点也不令我们感到虚假的世界。我们与童话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契约:童话就是写那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契约,早在我们还作为婴儿时,就通过母亲或奶妈缔结了。我们喜欢它,因为,它给我们一份安静,一种境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无限延长。当那些由作家苦心创作出来的文字很快死亡时,这些来自于民间的稚拙的甚至显得有点公式化的文字,却硬是一代一代地流出下来了。我们为什么就不去问一下:这是为什么?也许这些文字的背后沉淀着什么──沉淀着人类永恒的精神、永恒的希望和永不改悔的一番痴心与浪漫?童话这种形式本身,也许就是人类基本欲念的产物。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哪一天小说与戏剧等都会消亡的话,童话却会一如从前地存在着。

    对童话理解得最透彻的当然不是我们,是卡尔维诺。

    与其说卡尔维诺是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童话家。他的小说是在童话的模式中进行的。是写给成人看的童话。

    一个人从小孩渐渐长大了。童话对他来说,也渐渐失去了魅力,因为,它们毕竟显得过于单纯了。这个人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混乱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公主与王子,没有宝窟与金殿,甚至连巫婆与海盗也没有了。这个人依然可能还惦记着安徒生与格林,但是为了他的后代:他要为他的儿女讲述安徒生与格林的童话。而在讲这些童话时,他完全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他希望他的孩子们活在圣洁的童话世界里。然而他自己却活在滚滚的尘世浊流之中而身心疲惫。他会觉得那些童话对现在的他是毫无益处的,除了可以帮他回忆童年和暂时获得一份宁静外,对他的生存几乎是毫无益处的。

    卡尔维诺决定为大人写童话。他知道,我们是喜欢童话的,只不过是“小红帽”、“狼外婆”之类的童话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

    他将童话的基本精神与基本手法都承接了下来,但,他将内容复杂化、人性复杂化、主题复杂化,并且扩大了规模。童话的格式,他并没有完全舍弃,但在他的文字世界中,这些程式被隐蔽了起来,不再留下一丝痕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红灯停”背后的科学

齐月园

    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交通安全规则。交通信号灯一直都是维护交通秩序、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障。

    ②红绿灯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着红装的女性代表已婚,而着绿装的女性则代表未婚。后来由于伦敦议会大厦门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事故,英国政府1886年在大厦门前的马路上安装了两盏煤气标志灯,借鉴前面提到的服装颜色的差别,使用红色灯表示禁止通行,绿色灯则表示可以通过。同一年,汽车也问世了,红绿灯作为标志灯很快流行起来。

    ③1912年,美国盐湖城的一名警察发明了电气信号灯。1914年,这种信号灯出现在美国克利夫兰市的街道上。真正意义上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直至1922年才出现在美国底特律市的街道上,它采用黄色信号灯作为警示信号,提醒行人和车辆谨慎行进。

    ④无论是火车的信号灯还是汽车的信号灯,都是用红色表示停止前进,这是为什么呢?

    ⑤根据物理学原理,光线在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发生散射,对于相同媒质来说,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的作用就会越强,反之,就会越弱。在所有的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传播得更远。特别是在下雨天或大雾天,空气的透明度会大大降低,红光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⑥此外,使用红色信号灯作为停车的信号,可以使行驶中的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红色的信号,及时做好刹车准备,减速慢行。如果司机在比较近的地方才看到停车的信号,由于车的惯性而不能及时刹车,非常危险。同时,红色也会引起人们的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它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扩张色,因而用红色信号灯就会更加醒目,便于提醒司机及早做好刹车等各种应急措施,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⑦除了交通信号灯外,人们还常常在城市的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些红色闪烁灯来保障夜航飞机的飞行安全,防止撞机事故发生。红色还用来表示危险、紧急之意。例如,消防部门就采用了红色标志,而且一些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也都被涂成了红色。

(选自《科普时报》2019.2.1,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