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测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举一反三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中描述的江南状况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状况
材料四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面对材料一叙述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2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图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图4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两种工具的制作方法。写出能反映距今六七千年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序号。

材料二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三   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渡过淮江。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南方本是以农业为主,之后学习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蛮田”产量颇丰。

——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