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有许多由河流冲击而成的平原,湄公河平原就是其中之一。它地跨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
材料二:湄公河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要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材料一:……小学终,至四书。……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二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三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鸦片战争时期非常有限度的开放,到洋务运动时期开放的扩大,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最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面开放,这就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