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

生态文学的当代价值

中外生态文学源于对生态问题的关切。批判穷奢极欲,探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永恒的主题,揭示生态危机的人性与文化根源则是其终极目标。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生态文明则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共生文明,其中要义是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工业文明和科技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不断筑墙,人与自然日渐疏离。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态危机实乃精神危机、人性危机和文化危机,作为应对危机的上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于全球公民环境素养的提升。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饱含诗意栖居美好愿景的生态文学,以真、善、美的表现形式,引领读者回归自然,并将自然根植于心灵深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在西方文学中,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开始坦诚地看待自然,歌咏自然,寄情山水。在自然日志《瓦尔登湖》中,“生态文学先驱”亨利·梭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主张善待自然,强调人应回归自然,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由此获得感官上的亲和,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则体现着人对土地的本能依赖。

中国作家全方位展现了生态情怀。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守望家园系列、李青松的《一种精神》等绿色森林系列、哲夫的《黑雪》等生态危机系列、郭雪波的《沙狐》等草原生态系列、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边疆书写、于坚的《哀滇池》等生态诗歌,以及姜戎的《狼图腾》等优秀作品,均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共同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出路,对人们未来如何走上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态文学发出的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心灵诉求,其核心就是要恢复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给予审美的解答,以期通过对话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中西文化间,生态思想资源是互相交叠的,尤其在生态伦理方面,这在中西生态文学及相关著述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表征和阐述。

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正式提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将伦理学范畴由人类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生命。“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他在《沙乡年鉴》中指出,大地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应当是平等的,人类应当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大地成员保持尊重乃至敬畏。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则把目光投向荒野。他从自然价值论出发,在《哲学走向荒野》中提出了“荒野转向”的概念,认为作为生态系统的荒野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哲学理念和智慧已内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这在古代叙事文学、隐逸文学和当代书写中均有着丰富的呈现。如陶渊明的诗文,以大量的田园文学实践彰显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悟。

生态文学是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回应,是文学对现实责任的自觉担当。尽管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及生活方式。它以自觉的责任意识引领人们反思当下的问题,思索人类未来的命运,其意义已远远超越文学本身,对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危机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要应对这种危机就要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 B、生态文学饱含诗意栖居愿景,关注心灵,终极追求是人与自然能达到和谐交融的境界。 C、相较而言,中国作家全方位展现了生态情怀,其作品共同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出路。 D、中西方的生态文学及相关著述表达思想一致,体现为对生态伦理有着丰富的表征和阐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指出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共生文明,是为了引出对生态文学价值的探讨。 B、文章在梳理中西方生态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类应树立生态世界观的必要性。 C、文章列举华兹华斯、梭罗等文学作品,证明西方作家从文学角度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文章结尾呼应标题,进一步阐明生态文学的当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责任的自觉担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业文明和科技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提升公民环境素养。 B、生态文学在关注人类生存、探究人性危机、构筑人类共同价值基础等方面起着作用,其传播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C、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哲学理念相反。 D、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及生活方式。因此,作家创作要有自觉担当意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 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 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 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 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 文化中国。 (摘自 2014 年 01 月 0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60年到中亚勘察了解中国涉外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2世纪,时显时隐存在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这就是‚丝绸之路学术概念首现。古代丝绸之路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开拓于陆地,也发展于海上。西汉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南方的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17世纪上万名欧洲海员生命的动人故事。

    海陆古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历史文明在今天翻开新世纪的篇章,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调整,郑重提出共建新的国际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并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一带一路”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30 年到50年间全球最好的商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历史文明的承传,更是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为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边合作方案,型塑了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战略互动的基本范式。“一带一路”的主旨是冀望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当前国际性的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利益共赢。“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可以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互补、互惠、互促。总体上讲,“一带一路”东西牵着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北美经济圈,形成了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的大格局,建立起了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做到守望相助,深化战略合作;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心心相印,坚持世代友好;风雨同舟,共对安全挑战;勇担责任,加强国际协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为各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纪新引擎。我们热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携手合作,共建互助开放的经济文化新体系。

(摘编自乌东峰《从“一带一路”文明史迈向新时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论孔子》是彭富春教授继《论老子》《论国学》之后又一部探讨和研究中国先秦思想的学术专著。全书既有译解,又有论述。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局部到整体,作者上下求索、左右探源,深入开掘和阐发《论语》的精义要旨。当然,这不是一般化的译读和阐释,而是富有新意地重构孔子思想的整体,并且在分辨、评判之中构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体系。

    基于《论语》文本,作者对其进行了忠实的现代汉语翻译,为了使语言表述更加完美畅达,作者还试图弥补了一般汉语译本在语法、逻辑和修辞方面的不足,使译文的形质和文采俱佳。作者还对《论语》篇章进行了全面分析,精邃深微,要而不繁,不仅阐释了各章的核心思想,而且还揭示了其内在关联。如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一般把“束修”释为“十条干肉”。而彭富春的看法是:“此为束带修饰,喻十五岁的成人。”故他把此句译为:“凡十五岁以上自行束带修饰的人,我未尝不教诲的”其根据是:“孔子所教并非小学(发蒙之学),而是大学(成人之学),大学的根本是学道。”这是颇有道理的,大学旨在培养高级人才,不然孔门三千弟子中何来七十二贤人?

    还有,作者的解析不仅在理论底蕴上有深层的开掘,而且在行文运笔上也彰显了个性风采。他的语言凝练、精粹,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不少句子写得很美,像箴言,像诗篇,耐人咀嚼和寻味。如“逝者。流逝就是时间。它不仅是过去,而且是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整体。流逝不仅是消逝,而且是生成,是生生不息。天地人的本性就是这种永远的生成。天旋地转,日出日落,月明月暗,春去秋来,暑尽冬临。”

    《论语》全册的第一个字,即“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字,充满了原发的思想含义。所学者何?道也。它是人的生命的根本规定,是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在解读《论语》的基础上,彭富春抓住了孔子思想的这个核心主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指明孔子体道的根本路径是下学而上达。孔子下学万事万物的知识,上达到那唯一的道本身。 他一方面将形而下的问题上达为形而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形而上的问题化为形而下的问题,彭富春特别强调这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之处。在书中,彭富春提出了一些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如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育人应当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体两翼。

    通过对孔子思想的阐释,彭富春指出,人应当唤醒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潜能,发扬人的主体性,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走向精神、心灵的自由和高蹈。这本书的卷终语是:“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这是一位学者诚挚的心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诗经》所记载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况。有了交易,就会产生货币。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始,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直至延续到清末的制钱。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并体现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连续性、阶段性及承继性,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形制上,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图饰上,不用人物或动物图案而专为文字。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至少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基本是一钱一范。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从形制、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选自王永生《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有删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提升文创竞争力有必要“两头走”

①故宫又上了头条——因为预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的人数过于火爆,故宫官网被网友“瘫痪”了。近年来,故宫在文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故宫文创携手世贸以“快闪店”的形式登陆上海,独特的展览形式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故宫的做法给上海打响文化品牌、提升文创竞争力,可以带来不少启示。

    ②21世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综合竞争力演变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构建城市品牌成为挖掘城市内在价值、在城市竞争中实现差异优势的重要举措。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资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此汇聚。改革开放以来,也创造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但冷静来看,上海现有的文化产业链是不完整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文化与品牌断裂、文化与大众割裂,导致上海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上缺乏足够多的核心竞争力。

    ③如何做出真正有内涵、能推广的文化品牌,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城市文化品牌?结合现实挑战,有必要“两头走”:一头做精做深,尊重传统,提升文化文艺价值;另一头与市场对接,把传统和当代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老百姓更接近艺术,更愿意体验文化。

    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尊重传统,并将其内涵进行充分阐释和挖据。这就需要通过作品、人、环境三大要素来实现,即通过作品本身内涵的挖掘、文化工作者思想引领的加强、科技文化融合手段的环境支撑三个要素来实现。

    ⑤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并以建筑、路名、符号等形式将各种故事隐藏于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正是精品创作的直接源泉。同时,对经典作品再创作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可以看到很多致敬经典、追缅先烈的作品。

    ⑥古往今来,文化都是靠匠人精神传承的。匠人精神之于文化,是引领和指导,更是生根发芽的根基。杨致俭古琴制作技艺工作室就是一个例子。

    ⑦从深层次来看,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技术革命与200多年之前的工业革命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建立在互联网逻辑基础之上的信息革命,而信息态的虚拟价值恰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创意与创新融合,是以科技推动创意的质量和产业化。技术能够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表现力和创作力、提高创意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这在影视制作、游戏、会展、广告、主题公园、建筑设计等行业尤为明显。

    ⑧文化品牌的另一头应该与市场对接,把传统和当代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存在一批质量过硬的文化品牌,如许多老字号产品过硬,但缺乏将产品推向更大市场的契机;不少演出院团拥有好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却缺少能够帮助这些好作品、好产品实现产业化的人才,更缺乏能够挖掘和提供这类人才的机制和平台。

    ⑨文化品牌的打造,在关注内涵提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市场、受众的需求及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加何将文化创作与现代文化消费整合是文化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对外传播角度来看,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京剧和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如果想扩大文化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产业化:要实现文化上的自我突破,也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产业化。

    ⑩日前,文化产业化的首要发展目标是使文化产业回归市场本位。而要让文化产业回归市场本位,首先要靠人才、不仅要引进好的创造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和引进具有营销、广告、中介、经营等相关能力且能把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源转化为畅销产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文化和市场需求的纽带,是文化产业大众化的关键。

    ⑪平台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平台是将创作、表演、企业、媒体、受众嫁接在一起,生产出市场喜闻乐见又兼具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的产品,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关所在。在这一方面,上海民营院团的发展正在提供借鉴和经验。它们的创作活力和创作质量深刻带动了艺术潮流,体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特别是,一些年演出场次破万的数据,更说明它们受到了不同群体的喜爱。

    ⑫就发展模式而言,平台资本的多元化也是成功的基础要素。国家艺术基金的注入、大企业的投资和众筹赞助,多元化的“输血机制”使得民营院团的发展拥有强劲势头以及后劲。

    ⑬文化要活起来,还需实现不同文化资源之间、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等的嫁接,这就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上海的张江文化创意园区就是典型的机制带动文化产业发晨的案例。在张江文创区,探索、钻研、合作是三个明显特质。前两者意味着对市场的把控与前瞻,后者则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

    ⑭在做活做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不能把精品化和大众化割裂开来。精品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只有具有真正文化内涵的作品,才能被老百姓所认可;大众化是精品化的检验,只有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才能长久地流传下去。我们要通过精品化将当代作品转化为经典作品,再通过大众化、市场化将经典作品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经济价值,又能满足老百姓的精神追求,从而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选自《解放日报》2019年2月26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