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讲话在科普媒体中掀起了如何让科普报道变得好看、变得流行的讨论。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要想让科普报道广泛传播,就要掌握科普传播的规律,了解公众决定传播的关键因素。
笔者长期对科普媒体和科普报道进行观察发现,公众转发文章,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转发这篇文章是否有助于展示、加固自己想打造的形象,让自己更多得到亲朋好友的积极评价。因此,只要一篇科普报道能够强化转发者的自我形象,很多与此相关的人士就倾向于转发和分享。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形象是转发者想打造的对外的展示性形象,不一定是他的真正形象。
大多数人都有比较心理,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比较——不论这种比较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2018年五六月份,一款名叫“西瓜足迹”的微信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用户只需填写自己去过的城市,就能自动生成一张“足迹地图”,显示自己的足迹遍及全国多少省份多少城市,超越多少网友,结果很多网友都将自己的“足迹地图”分享到了朋友圈,成为刷屏之作。
内容营销平台BuzzSumo和入境营销软件开发商Moz曾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根据对一亿篇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的分析,前1000万篇获得最多分享的文章,绝大多数是长文章。从平均数字来看,长文章获得的分享转发量也高于短文章。其中,3000-10000个单词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最多平均转发分享量,其分享量是1000个单词长度以下文章的两倍。据此,我们可以作出判断,尽管大家在新媒体时代更喜欢阅读短文章,但转发时还是更喜欢有一定长度的文章——长文章的信息量更多、更有深度,也更能展现转发者优秀的一面。
因此,只要一篇科普报道能够帮助转发者一目了然地与他人比较且形成比较优势,一些人就会倾向于转发这条信息。
新媒体时代,网民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个性,甚至部分网民把表达视为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于是大家发现,几乎每一篇被转发文章的背后,都有网友或强烈或平缓的情绪变化,或表扬或肯定或厌恶或愤怒或鞭挞,部分网友还会在转发文章时写上一段文字说明自己的感受,向他的朋友表明他的态度,号召他的朋友一起行动起来。
内容营销平台BuzzSumo和入境营销软件开发商Moz分析了一万篇最多分享转发的文章后,发现这些文章能引起用户的情绪依次是:敬畏(25%)、大笑(17%)、娱乐消遣(15%)、高兴(14%)、共鸣(6%)、愤怒(6%)、惊奇(2%)、悲伤(1%)等等。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正面的情绪更能让人有转发的欲望,而负面的情绪则明显要低很多。
因此,在科普报道的写作中,或者是在从事科普报道的传播时,我们在制作内容时可以试着从传播者的情绪变化来着手,考虑网友是否会因为上述某种情绪而转发文章,最后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助力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摘编自钟汉成《公众传播科普报道的三大因素》,《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2月28日)
材料二:
原创科普出版当下虽然成为热点,但在我国科普出版领域,原创一直都是弱项。从各大网店的科普童书销售排行榜来看,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引进的。这些引进的科普书虽然都是精品,但笔者认为,相较于引进,认真做好原创科普出版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增强读者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引导读者把对科学的热爱同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我国作者写作的视角往往更加本土化,对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更加关注,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取得往往会成为一部作品的主体或切入点。这样的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引导他们把对科学的热爱同对祖国的热爱融为一体。
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培养公民文明习惯。在引导公众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方面,科普读物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内容立足于我国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原创科普读物,更贴近我国国情和民众的生活,能更好地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积极参与到实际行动中。
助力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科技领域也有着辉煌的成就。关于我国古代科技的内容,引进版的科普书很少涉及。相比之下,原创科普出版在普及和传承我国传统科技成果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拿我国古代木质结构建筑来说,建筑结构、材料等方面都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从我国古建筑修复角度来讲,其使用的材料和修复手段,需运用到很多古老的技术手段。
(摘编自“环京津新闻网”,《做好原创科普出版的现实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