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第四单元达标卷(一)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奋斗进行到底

李浩燃

    ①春风吐绿,草木初萌,中国再度迎来“两会时间”。“激动人心的发展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加精彩的明天”“我奋斗,我幸福”……“奋斗”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汇。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其言谆谆,拨动了人们心灵的琴弦,感染了无数普通劳动者。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建立起焕然一新的人民共和国,靠的是艰苦奋斗。我们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起步,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奋斗是重要法宝。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不凡征程,反复印证一个道理:越是艰苦卓绝、困难如山,越需要坚忍不拔、踏实奋斗。实践表明,守成者没有未来,奋斗者书写传奇。

    ③1939年5月,延安召开庆贺模范青年大会。毛泽东以“永久奋斗”为题发表讲话,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树立永久奋斗的价值理念,让奋斗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不也是深沉的人生经验吗?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初心》,生动刻画了甘祖昌的感人事迹。他戎马半生荣膺将军之衔,却主动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故乡当农民,带领乡亲拔穷根。他淡泊名利、为党为民,真正做到了“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因而被世人永远铭记。“人生谁能无忧愁,抱怨不如多奋斗。”朴素的民谚,映照着积极的处世态度,启示人们高扬奋斗的风帆。

    ④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个体而言,为崇高目标而奋斗,不仅托举起成功的意义,也让拼搏的过程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踏准时代的节拍,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孜孜以求,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勉奉献,这样的人生,才可谓更崇高的人生;这样的奋斗,才能通达更高远的境界。

    ⑤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推进自我革命,关键就在于做到永不懈怠、永远奋斗。周恩来曾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奋斗,堪称统一知行、通向真理的桥梁。凡属过往,皆为序章,绝不是“功劳簿”的注脚。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愿景无法自动实现。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相信奋斗、矢志奋斗、永远奋斗,才能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新的气象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的作为等待我们去成就。一年之计在于春。两会上激荡起的奋斗之声、昂扬之势,如同击鼓催征,必将筑牢亿万人勇敢无畏的顽强意志,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奋进力量。

(选自201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石头会唱歌

顾晓蕊

    ①我想说的石头,不是溪水畔或山坡上冷硬的带有棱角的石头。石头是一个人的名字。

    ②初见时,几名临时工围在一起说笑,只有他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儿。他50岁上下,长得黑瘦,裹着一身破旧的沾满油污的灰褐色工装。许是常年奔波的缘故,晒得黑红的脸庞刻满沧桑,一双凹陷的眼睛,却深邃而明亮。

    ③老石踏实勤快,脑子又灵活,相熟以后,大家都愿意跟他搭帮干活。“石头,跟着走喽。”“老石,来搭把手。”他“嗯嗯”应道,脸上现出谦卑的笑。

    ④一天清晨,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我循声朝窗外望去,不禁惊住了。

    ⑤那个唱歌的人竟是老石,只见他站在屋前的空地上,身着白衫黑裤,看上去很精神。他唱罢一曲又一曲,唇间轻吐的乐符,如一簇绚丽的火苗,弥散成温暖的笑容。

    ⑥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听,抛出些难听的话,“大早上的,抽什么风……”歌声戛然而止,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扭身逃进屋里去了。

    ⑦后来的几天早上,听不到老石的歌声,我心里有点儿失落。没想到有天下班吃过晚饭后,我去离驻地不远的河边散步,又遇到他。他拣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继续练起了歌。

    ⑧有一次周末,我乘车到市里闲逛,在返回的公交车上遇见了刚买磁带回来的老石,他主动帮我拿东西。攀谈间,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唱歌。正说着,从旁边的小道上走来两个人,一高一矮,高个子男人夸张地叫道:“哎哟,老石,今天有啥好事,买这么多东西?”

    ⑨“不不……不是的,我是帮朋友拎的。”

    ⑩矮个子男人撇撇嘴,说:“我想着也不可能,老石平日抠得紧哩。”

    ⑪高个子男人接话道:“你还别说,老石用节省下的钱,供出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呢。”

    ⑫那一瞬间,我心里一阵翻涌。他常年在外奔波劳碌,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任都市的风沙将自己变得粗粝。然而一唱起歌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眸里升起股柔亮的东西,像两簇火苗。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位父亲的隐忍和坚守。

    ⑬隔了不久,有天我去主任办公室,在门口遇到他。我热情地打招呼:“老石,你也在这里啊。”

    ⑭“嗯……嗯!”他嗫嚅着,眼神却是散乱的,脸拧成了一朵枯萎的花。我正要再说些什么,他垂下头,急匆匆地走掉了。

    ⑮我推开门,嘴上嘟囔道:“这个老石,今天有点儿怪怪的。”

    ⑯主任抬头瞅我一眼,感叹地说:“他是来请假的!人的命啊,可真难说,总算熬到儿子大学毕业,谁想到又碰上车祸。”

    ⑰我猛然愣住,失神地站在那儿,想:这对他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⑱三个多月后,老石回来上班了。听工友讲,他儿子出车祸后,瘸了一条腿,为了给儿子治病,欠下不少债。

    ⑲我依然喜欢每天晚上去河边走走。他仍会到岸边唱歌,那歌声里,缠着一团雾似的,蒙蒙的,仿佛要沁出水来。

    ⑳日子如串珠,眼瞅着一天天拨过去。阴雾散去,老石的歌声又变得清亮起来。

    ㉑很快到了元旦,我们却在电视上正在播的节目中看见了老石。

    ㉒第二天,消息在工地炸开了,收工后,一群人堵到老石宿舍门前。有人高喊:“老石,你上了电视,这下成明星了。”

    ㉓“嘿嘿,我在河边唱歌,市电视台的一位导演路过听到,让我去录节目。”

    ㉔“要我说,来一场独唱会,我们给你当听众!”又有人喊。

    ㉕冷夜里,一弯上弦月如钩。老石亮开嗓子唱起来,那歌声长了腿似的四处散开。听到精彩处,众人齐齐地鼓起掌来,惊飞了几只鸟,身影射向墨色夜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年的住户

    秋风在烟囱里唱着萧瑟之歌,书房窗前的老冷杉树也起劲儿地挥舞臂膀,大声合唱。尽管隔着双层玻璃,我依然可以听到它们哀怨的歌声。突然,在窗格组成的画框里,十几枚黑色的流线型“炮弹”穿透阴云密布的天空,急坠而下。它们像石块一般坠落,在接近冷杉树顶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鸟儿的形态,如飞絮般轻盈,被暴风裹挟而去,从我视线中消失,比来时还要快。

    我走到窗边,观看寒鸦和狂风之间的精彩游戏。游戏?是的,这是一场游戏,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熟练的动作,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并不是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而且这些动作并不是天生的,不是本能性的,而是认真学来的。寒鸦的这些精彩动作,它们对风的熟练驾驭,它们对距离的精准估算,以及它对当地风力条件的了解,对所有上升流、气穴和旋涡的掌握——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每一只鸟自己学来的。

    看看它们如何与风共舞吧!乍一看,我们这些(甲)的人会觉得是暴风雨在玩弄寒鸦,就像猫玩弄老鼠一样。不一会儿你就惊讶地发现,恰恰是暴风雨扮演了老鼠的角色。而寒鸦左右着暴风雨,就像猫在戏耍着它的猎物。寒鸦会稍稍让着暴风雨,但不会让步太多。寒鸦故意让狂风把自己抛到天上去,抛到似乎要坠落时,寒鸦随意地挥一下翅膀,就转过身来,瞬间又把翅膀打开,开始逆着风俯冲(加速度比坠落的石头还要大),一路坠落。翅膀稍稍一展,它们又恢复了正常的姿势,接着它们收紧翅膀,像脱弦的利箭般射向来势汹汹的大风,一下子向西飞出了几百米。这些动作毫不费力,如儿戏一般,好像在故意气那蠢笨的狂风:“你休想把我吹到东边去。”无形的风魔肯定对寒鸦花了大力气,风速超过每小时120千米,而寒鸦的应对只不过是懒洋洋地扇动几下黑色的翅膀。寒鸦驾驭了大自然的力量,生物在与非生物无情蛮力的对决中大获全胜!

(节选自《所罗门的指环》第十一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