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目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五色交辉     交辉:

②沉鳞跃      竞: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全文是抓住哪一个字来写的?写了哪些景物?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谢中书给陶弘景的一封书信。 B、本文以感慨发端,又以感慨作结,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C、本文抓住景物的灵魂,即生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感。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全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举一反三
活动一:晓听雨之法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

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篪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 , 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焉。方老泉无恙,二子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

【注】①檠:灯。②埙唱篼和:埙、篪乐器,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后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③听雨之约:苏轼兄弟二人参加科举考试时,约定日后“功成身退,夜雨对床”。④次:推测。⑤老泉:苏轼父亲苏洵,号老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