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各题。

(甲)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泊秦淮》是七言律诗;“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B、乙词中“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C、甲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两首诗词都用典恰当,寓意含蓄,语言凝炼,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2)、《南乡子》不惜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举一反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情结。阅读小圳推荐的散文,完成问题。

 

我的英雄情结

⑴我不是英雄,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却一直有着一种英雄情结。而这种英雄情结从我童年时期就已经产生,它将伴随我一生一世……

⑵作为60版的人,我的童年就处于文革后期以及结束的那一段时间。那时的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吃的总是青菜蘸豆豉辣子水下包谷饭,甚至有时还吃不饱;穿的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土布衣服加解放鞋,内衣根本没有,天冷了就加一件,再冷就再加一件,一层一层地摞起来穿,从里到外都是一样的衣服,新一点的就套在最外面;天热起来再一件一件地脱下去,如此循环。

⑶至于文化生活,那就更其贫乏了,偶尔看一场电影,比过年还要欢,而且还是到两公里外的邻村沙子坡去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沙子坡村是我们心中的电影圣地。从地图上看,该村是六枝特区嵌进普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以隔三岔五要放一场露天电影而出名。当今晚沙子坡要放电影了,这个消息就会不胫而走,传到附近的村寨,于是人们就异常兴奋起来,早早地收工,早早地吃了晚饭,早早地准备好玻璃灯盏或亮篙,傍晚时分便三五成群地往沙子坡赶去。年轻人和小孩子是这些人群中最积极的,看完电影回来还要热烈地进行议论,津津有味地谈论电影中人物或故事情节,就像牛吃草一样要慢慢咀嚼和回味许多天。如果有一场电影没有得看,光听大家议论那里面的精彩镜头,就要把自己后悔死。因此,我也是这些看电影人群当中积极的不要命的人,虽然那时的年龄还比较小,但只要听到附近村寨要放电影的消息,拼了命也要去看。

⑷记得一次在沙子坡的露天电影场放的恰是《小兵张嘎》,场坝上人满为患,早就没有了好的位置,因为从中午起,本村的人早就用各种各样的板凳把有利位置占住了,加上各村寨众多的不带板凳地观众,把能站人的地方都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连树丫吧上都咔满了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影屏幕,全部都如痴如醉。

⑸我只好挤在一个最偏僻的角落,与屏幕形成的夹角不到30度,斜斜地看,虽看得不够舒服,但总算一睹小兵张嘎的小英雄形象,特别是他敢用木枪缴了化妆成汉奸的罗金宝的枪,敢与老鬼子龟田斗智斗勇,消灭了鬼子,最终替奶奶报了仇,实在让人佩服。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里就燃起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埋下了当英雄的种子。

⑹此后看的电影多了起来,我的英雄情结也就逐渐丰富起来。看过电影《上甘岭》,知道除了日本鬼子之外,还有美国鬼子,都坏得让人咬牙切齿。插曲《我的祖国》,从那时起就开始学唱,知道了“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道理。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又知道坏蛋还有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佩服的英雄也多了起来,《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在关键时刻大喊“向我开炮”,然后拉响爆破筒与一大帮美国鬼子同归于尽;《地道战》中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日本鬼子,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潘冬子勇斗胡汉山,亲手用柴刀砍死了这个大恶霸,让人十分解气……

⑺从初中读到高中,从高中读到中专,直到参加工作,当上了教师,人也越读越文,还多了一副眼镜,好像原先的英雄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英雄情结依然有增无减。想要投笔从戎,却找不到一丝出路。

⑻三弟在80年代中期参军去了云南,还以为能够到老山前线去过一下真正的英雄瘾,结果因为邓大人伸出一个手指头裁军一百万退伍回了家,他的英雄梦也破灭了。我呢?中专毕业分配工作时,叫我去县公安局报到,心想在公安局也是有机会实现英雄梦的,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公安局,找到了那个满脸是白斑的刘政委,刘政委看了我的报到信,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问我你的眼镜是多少度的?我说四百五。他摇了一下头,把报到信退还了我说,小鬼,你的眼睛不适合干公安啊,还是另外分配一个单位吧。最终,我分配到化处中学,提起了粉笔,念起了磕嘴经,英雄梦自然更加渺茫,英雄情结也被埋到心底的更深之处,算了,乖乖的教书吧!

⑼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什么文史哲之类的无所不读,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清楚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耻辱的历史,了解了国家近代以来的多灾多难的原因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对“英雄”的含义有了更广泛的理解(A)。英雄不仅仅有那些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壮士和烈士,更多的还有那些手捧书本和握着笔杆子的文弱书生。鲁迅弃医从文,以文救国,将笔杆子作为投枪匕首,不但唤醒了无数麻木的民众,而且令反动派闻风丧胆;陶行知以教育救国,开办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功在千秋;闻一多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关键时刻,伸张正义,反对内战,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不惜一死;(B)                                  

⑽远的不讲,就是在普定,伍效高经商不忘报国,不惜重金创办普定建国中学,撑起了新中国前普定教育的一片蓝天;任可澄在军阀混战时代任贵州省长,续修《贵州通志》,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袁晓岑用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潜心作画,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铺路者……

⑾谁说他们不是英雄?凡是能够报效国家,为国争光,作出奉献的人,不管他是文弱书生还是赳赳武夫,一样都是英雄!不管他身居高位还是一介平民,一样都是英雄!战乱时代出英雄,太平盛世依然能够出英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磕嘴经”念得好,育出满天下的桃李,他何尝不是英雄?自此,我的英雄情结得到了升华。

(节选自《我的英雄情结》作者叶正鼎,中国民盟盟员,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