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提出
③八国联军侵华 ④三民主义成为社会思潮
材料一:王夫之指出,圣人“作《春秋》,明王道,内中夏,外戎狄”,正是华夏“自畛”以“绝夷”思想的体现。其根本原因无他,乃是因为华夏之民“贵”于夷狄。因此,华夏政权只能在族群内部“可禅、可继、可革”,至于夷狄,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更不可能改变其现状,否则,只能导致天下大乱。
——刘立夫《王夫之夷夏之辨与民族爱国主义》
材料二: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梁启超等部分维新人士被迫流亡海外。在此期间,西学的大量接触使梁启超的思想发生显著变化。1903年《新民丛报》发表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合族民族主义”,既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届,诚支那自强之第一阶梯也”。此后,以“保种救国”为目标的大民族主义博兴,试图通过“合国内本部属之诸族以对国外诸族”,“合举国四万万之心为一心”,提出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提全球三分之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的目标。
——摘编自互联网《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