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房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材料一)
全世界的近视患病率都在快速升高。预计到 2020 年,全球会有 1/3 的人口近视,高度近视占总人口的5.2%;预计到2030年,全球会有39.9%的人口近视,高度近视占总人口的6.1%;到2040年,全球会有近一半的人口近视,高度近视占总人口的7.7%; 。
在中国,近视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并且不断攀升。60年前,中国大概有10~20%的人近视,而现在超过90%的青少年近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小、近视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材料二)
实际上,近视的本质是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导致的,眼轴是决定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如果真正发生近视,特别是轴性近视,是没有办法让拉长的眼轴恢复的。即便做激光手术后可以不戴眼镜,也改变不了近视眼的①。因为眼球形状没变,只是聚光状态变了。
关于近视的原因,每个人都能说出几种,比如遗传、过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等,但哪一个因素更主要呢?多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基因并不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才是导致近视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人们认为读书或阅读太多是近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的儿童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学习,或沉迷于电脑和智能手机。另外,“宅”是近视发生的更为重要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少,也就是“宅”,是近视发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在21世纪初,有学者发现在研究特定的近距离用眼行为,比如每周阅读几本书、花几个小时阅读或使用电脑等不一定是近视风险的主要诱因。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院的DonaldMutti教授团队在一项研究中跟踪调查了美国加州500多名8岁和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5年后,有1/5的孩子近视了,他们发现,与近视风险密切相关的唯一环境因素是户外活动的时间。一年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Rose教授团队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材料三)
在对悉尼中小学4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后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孩子患近视的风险更大。无论孩子们户外体育运动或户外野餐,还是仅仅是在户外读书,结果都一样,只要是足量的户外活动,就能有效预防近视。而且户外活动多的孩子也同样有很多时间是在学习、阅读和看屏幕,也就是说,足量的户外活动可以抵消因为近距离用眼(包括使用手机、IPAD、电脑等)带来的近视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每周19小时的户外暴露能抵消高强度的视近活动的不良影响;即使父母双方都近视,每周10小时户外暴露仍有保护作用,能预防近视发生。
为什么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呢?关于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原理,目前的主要假设是,光线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阻碍了眼轴增长。视网膜多巴胺通常是在白天增加分泌的,所以有学者推测,在昏暗的灯光下(室内灯光),这种多巴胺分泌节律会被打乱,从而影响眼轴的发育。户外活动虽然可以预防近视,但不能延缓近视。2017年的一项meta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② , 但对已经近视的孩子则作用非常有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并不能延缓近视进展。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但近视一旦已经发生,户外活动并不能控制近视进展。近视也不可逆转。
(材料一)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发起俯冲。在板块挤压作用下,沉睡千年的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形成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构建出今日的世界顶点——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
珠峰所在的青藏高原是年轻的高原,在板块挤压作用下,它不断朝天翻酒。巨大的压力使珠峰长势喜人。目前,它每年能长6到8毫米的个子。不过,长高并不是无止境的。它在隆起的同时,峰顶的砾石又会不断被风化,珠峰高度也因之被削减。此外,地震对珠峰高度也会有影响。1934年,尼泊尔发生的一次地震使得珠峰海拔足足降了半米有余。除了地质运动外,珠峰高度变化还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我们常说珠峰是世界最高峰,这是就它的海拔高度而言的。“海拔”一词, ① , 就是以海平面为基准测量的高度。气温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海拔的数值必然会产生变化。而且全球变暖也会影响到珠峰的积雪,若峰顶积雪融化,失去这顶帽子,珠峰的身高可能还会变动。
(材料二)
表1世界各国历次测量的珠峰高度统计表(部分)
国家 |
施测年份 |
珠峰雪面高度 |
印度 |
1954年 |
8847.6米 |
苏联 |
1982年 |
8848米 |
美国 |
1999年 |
8849.87米 |
加拿大 |
2002年 |
8848米 |
尼泊尔 |
2010年 |
8847.11米 |
(数据来源:2013年4月《中国计量》)
珠峰究竟有多高? 。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也对珠峰高度展开了多次大规模测量。
1975年,中国登山队测量珠峰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得的雪面高度是8849. 05米,女队员潘多通过插钢钎的方法测得覆雪厚度为0.92米,两者相减得到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
2005年,中国测量队将传统测量方法与GPS测量方法相结合,为该次珠峰测量提供了“双保险”。除此之外,还首次使用了冰雪深度探测雷达,探测出峰顶冰雪层精确厚度为3.5米,最终得出珠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
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员再次登顶珠峰开展高度测量。此次测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我们修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G基站,给冲顶人员更多的安全保障。著名的北斗卫星系统首次被运用到珠峰测量工作中来,GNSS测量、雪深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的使用,有助于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高度。
目前测量队员已测得原始数据,经由精密计算后,很快将呈现给大家一个更加准确的数值。珠峰的身高又长了吗?在新的测量分析结果出来之前,谁也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材料三)
为何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测量一座山峰的身高?首先,精确测定珠峰的高度,可以给地球动力学和板块运动等领城提供研究的数据,对今后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给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第一手资料。此外,珠峰的精确高度一直存在争议。珠峰高度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度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做出贡献。最后,珠峰的高度数值不断被更加精密的观测手段所改变,意味着珠峰的测量精度,实际上是人类科技高峰的高度。珠峰测量,并不单纯在于我们要知道它有多高,而在于它一直矗立在那里,鼓励我们中的许多人,去寻找这个高度, ②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