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几千年来,外来作物的传人逐渐淡化了本土作物的地位,并通过作物嬗替、取代,建立了新的作物组合形式,从而改变了农作物的地理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2 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原产地与传入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水稻 粟 黍 大豆

中国

 

亚麻

地中海

汉代

大麻(油用)

中国

 

冬小麦

西亚

4000年前

苎麻  大麻(纤维) 桑

中国

 

芝麻

西亚

西汉

春小麦

未定

西汉

木棉

未定

 

油菜

春种油菜

中亚

东汉

荞麦

东亚

 

树棉

南亚

3000年前

大麦

地中海

3000多年前

亚洲草棉(中棉)

原产南亚,中国培育为草本

宋元间

秋种油菜

地中海

元代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南美

明代

非洲草棉

非洲

公元初

花生

南美

明代

陆地棉(美棉)

美洲

19世纪

——据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分类提取表2反映的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嬗替的基本信息,并分别说明其最终形成的农作物地理格局。

举一反三
中国纺织业历史悠久,其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时代发展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自立国起就重视桑棉麻的种植。《明史·食货志·赋役》载“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中期之后,明代棉织业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区。苏州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有人描述河南的情况:“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解放以来在许多明代墓葬中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棉织品,分析后可得出如下结论:明中叶以后墓葬出土棉织物最多,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的墓葬中都有棉纺织品随葬,可见棉布已为社会各阶层所服用。

——摘自姚香勤《明代纺织业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论略》等

材料二:“张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

——张謇:1913年10月出任农商部第一任总长发言《实业政见宣言书》

材料三:1905年3月,宁波人戴瑞卿建立“和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浙江有名的民族纺织企业。1953年底,企业负责人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得到批准。1998年,随着改革的深化,该厂融入宁波维科集团有限公司,逐步成为一家经营群体和骨千职工控股、国有和社会法人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摘自《和丰蝶变——宁波近现代工业文明缩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