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经典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杀两尉

③于是梁会稽守

④籍为裨将,下县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甲、乙两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5)、甲文中的士卒跟随陈涉起义和乙文中的府兵跟随项梁起义的原因有何不同?
(6)、你是怎么看待项梁计杀会稽守这一行为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逸)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精骑集》序(节选)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 , 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和刘禹锡有关的资料和作品,想要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他被称为“诗豪”的原因。请你一起参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材料二

材料三

连州刺史厅壁记

[唐]刘禹锡

永贞元年,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出补兹郡。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故道贬为朗州司马。 后十年,诏书征还,抵京师,俄复前命,佩故印绶而南。曩之骑竹马北向相徯者 , 咸仕郡县,巾辯来迎。 下车之日,私唁且笑。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于壁端,宰臣王晙、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官,翘颙载于歌谣。余不佞,从群公之后。 肇武德距于今,凡五十有七人,所举者四君子,犹振裘之于领袖焉。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释】①绶:丝带。 常用来拴玉和印。②骑竹马北向相徯者:这里指孩子们向着北方等待的人,即广受欢迎的君子。骑竹马,一种儿童娱乐活动,代指儿童。徯,等待。③巾鞳(gōu):头巾和臂套,这里指古代士人的盛服。④二千石:这里指刺史。⑤厥:那个。⑥翘顺(yóng):翘首仰慕。⑦肇(zhào):开始。⑧武德: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年号。

材料四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