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1)
如图所示:取四株大小、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瓶中,然后将丙、丁两个培养瓶中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剪去.
(1)、
一段时间后,测量四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
+
含量.其中K
+
含量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
(2)、
植物吸收K
+
的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得以验证.
(3)、
植物的地上部分通过
作用,为根吸收K
+
等矿质元素离子源源不断地制造
物质.
(4)、
经过一定时间后,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由于番茄的
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致使
,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举一反三
下列物质中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是( )
丽藻细胞液中K
+
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而生活在同一片水域的轮藻仅高63倍.对两种藻类细胞积累K
+
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甲是某化合物(以下称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
、M
B
、M
a
、M
b
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
1
、h
2
.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
>M
B
、M
a
=M
b
>M
A
, 则达到平衡后( )
人体神经细胞外Na
+
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3倍,但仍然不断排出Na
+
, 说明Na
+
排出人体神经细胞的方式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