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习题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囹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一自然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5)、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充论据。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举一反三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被忽视的气候杀手——黑碳
       人们应该对冬日里烟囱中冒出的滚滚黑烟不会感到陌生。这些黑烟实际上是煤、柴火、秸秆等生物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微小碳颗粒,随着燃烧加热的空气飘上了天空。这些黑碳对空气质量是个严重的威胁,吸多了难免会导致人们呼吸道不适。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被忽视了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提起气候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温室气体,尤其是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其实,黑碳在促使气候变暖上也没少出力。据科学家统计,黑碳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可以达到 18%,仅次于占40%的二氧化碳而排名第二。所以,为了控制气候变化,人类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对黑碳也不能置之不理。
       虽然同样会造成气候变暖,但是黑碳和二氧化碳起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温室效应让地球升温的,它们可以让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自由通过,照射到地球上,而吸收地面发射出的长波红外线,把这些能量留在地球上,起的作用类似于温室的玻璃外壳。而黑碳则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加热自己身边的大气,起的作用类似于太阳能热水器。另外黑碳落到地面后会减少反射,增加地面吸收的热量。
       黑碳和二氧化碳还有一点关键的不同,就是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停留几个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就可能依然在空中游荡,继续给地球保暖。而黑碳在大气中只能停留几周就会沉降下来,落回地面。如果我们现在就削减黑碳的排放,那么对气候变暖起到的遏制作用将会是立竿见影的。科学家说,只要等上几周或者几个月,大气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二氧化碳来说,控制黑碳排放的难度要低得多。在非常依赖化石燃料的今天,想让人类获取能源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减少黑碳的排放却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要减少森林开发,赤道地区雨林的燃烧是黑碳的重要来源。再就是要改进柴油机上的过滤装置,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还有就是减少木柴等生物燃料的使用,代之以太阳能和天然气。虽然这些措施都要花钱,不过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便宜多了。另外,控制黑碳排放本身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总之,现在是控制这些黑烟的时候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珍视我们自己的信仰

    ①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②一位资深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我说,载于旧约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说,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信条。

    ③那位神学家说,这和我们的“黄金律”很相近,的确也很伟大,但我们是宗教信仰,有神在监督着,你们的信仰靠谁来监督?我回答说,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④宗教信仰在世界许多地方培育了人们的道德,建立了生活秩序,凝结了人群,固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但没有宗教信仰绝不等于没有信仰。信仰具有多种形态,文化信仰也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而且它不排斥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共融性。

    ⑤其实,人类信仰是多元的。对一个人而言,也可能除了宗教信仰、文化信仰外,还有科学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比如,科学信仰,它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哥白尼、布鲁诺因坚持地动日心论受到迫害,甚至牺牲生命。维萨里研究血液循环被判死刑,居里夫人研究镭而罹患癌症,都是坚持科学信仰的伟人。

    ⑥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如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⑦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反而有的人变得困惑迷茫了,许多人在感叹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失去了传统的信仰,又没有补充新的信仰。有人因此提出,传统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过时了,是否应当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其实,传统的价值是千百年来由民众一代又一代沉淀形成的,不是由圣贤们规定的。今天不是要把传统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环境,重新提炼和发展,形成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信仰,它应当是在传统价值信仰上的继承和扬弃。

    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信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信仰的自觉,更加珍视我们祖先传下的信仰,同时亦应展现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怀。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赵启正 筑文)

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味道

周钰姣

①春风起,藏在泥土里的色彩纷纷铺展开来。遍地的野菜也被唤醒了,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野葱、香椿、蕨苔、荠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②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我们寻找着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

③“妈妈,这是不是清明草?”女儿肉乎乎的小手握着一团黄色小花,踮着脚,把花举得高高的给我看。

④“要从中间掐断,你看,正好是妈妈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才嫩。”我蹲下身子,教孩子如何采摘,熟悉的话语随口而出,仿佛它们一直就等在我的嘴边。

⑤记忆奔涌而来。这是外婆的话!三十年前,外婆就是这样教我

的啊。

⑥“小宝,我们去摘清明草做粑粑。”当年的我和眼前的孩子一样大。早上九十点钟,露水收干,草地不再湿鞋,外婆就一手挽着竹篮,一手牵着我上了后山。

⑦“外婆,哪有清明草啊?这么多花花草草,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⑧外婆蹲下身子耐心教我辨认:藏在山上草丛里的水分少一些,但更有韧性;而躲在稻田里的,水分较多,更嫩一点。

⑨日头越爬越高,阳光倾泻而下,把春花春草涂得更加鲜亮,也把外婆那件藤黄色的棉衣染成了金色。

⑩“你看,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行了,要留一个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清明草是最嫩的呢。”外婆做着示范,又叮嘱我,“不要连根拔掉,它会重新长出来的。”

⑪日头爬到正上方时,篮子就装满了。外婆牵着我往回走。吃过午饭,她就忙碌起来,她要用刚刚采摘的清明草做清明粑。

⑫将清明草反复清洗,晾干、切碎;搬出角落里的石磨,顺着錾路洗净、擦干;端出浸泡了一夜的糯米——外婆推着石磨,我站在小木凳上,手拿勺子给磨眼儿一点点喂米。“哗……哗……”石磨转动,磨声响起,雪白黏稠的米浆汩汩地从磨缝流到磨盘,越铺越厚,我的喜悦也越来越浓。

⑬沥出沉淀后的糯米面,就要加入清明草了。除了嫩嫩的茎和叶,清明草的花也是可以食用的。不用额外加水,直接将清明草和糯米面反复揉搓,直到汁水浸出,将糯米面染成葱绿色。不一会儿,外婆的额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我赶紧找来毛巾帮她擦拭……

⑭“妈妈,我给你擦擦汗。”孩子稚嫩的声音将我唤回当下。两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守着我。我不停地揉搓着,直到面与草完全融合。

⑮当年,外婆照顾着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各具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直接把绿色的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的无馅。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淡淡清香在舌面徐徐洇开,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原来,没有馅料的参与,清明草的香味更加纯粹、醇厚。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

⑯三十年后的今天,咀嚼着清香微甜的清明粑,我又想起外婆站在一片蒸汽中的微笑:“小宝,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

⑰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⑱“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⑲儿子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㉑女儿抢过话来:“是春天的味道。”

㉑“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就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你们……”

(有删改)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生三境界

①杨绛先生说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毫 无关系。”一个人最大的对手 , 不是别人 , 而是自己 。只有不断了解自己 ,超越自己 ,取悦自 己 ,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② ____ 。《 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 句话 :“读一 百本书 , 不如把一本喜欢的书 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 ,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反省一遍。”

③看到过一则故事 。一只老鹰从高空中俯冲而下 ,迅速抓走了一 只幼小的羊羔 。一 只  乌鸦看见了 ,心里十分羡慕 ,它想 :“我要是也能像老鹰一样捉羊羔 ,就不用天天吃腐食了。” 于是它模仿老鹰的样子日夜练习 , 不断地扇动自己的翅膀 ,从高处俯冲下去 。这一 天 ,乌鸦  以为时机成熟 ,从高处飞下直扑向一 只小羊羔 。结果 , 不但没有把羊羔抓起来 ,反被它身上  的羊毛缠住了爪子 。旁边的牧羊人看到后 ,一把将其抓住 ,剪去了翅膀上的长羽毛 ,扎成了  玩物。

④人生最大的难事 ,不是了解他人 ,而是认知自己 。【 甲】我们常常会忽略自身的不足 , 或者放大存在的缺点 ,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 ,从而变得过于自负或自卑 。活得明白的人 ,往 往会在经历中正确认识自己 ,在反省中成为自己。

⑤越己 ,是一种修行 。 国学大师南怀瑾自幼崇尚武侠 ,十几岁就入专修班拜师学艺 。 虽 然他个子矮小 , 身体单薄 ,但习武十分认真 。他不惜花重金游历名山大川 ,遍访名师 , 求取真 传 。他听说在杭州有一位身怀绝技的大师 ,便多次前去拜访 ,好不容易求得一见 。看完南怀 瑾练习的一套剑法后 ,大师摇摇头说 :“ 你这只是小儿科的把戏 , 不值一提 ,再练也是白白浪 费光阴 ,不如全心读书才是正道。”南怀瑾于是果断放弃了“ 剑仙梦”, 潜 心读书学习 。钻研 读书 ,他又有着和习武一样的态度 ,追求不断超越自己 。他著书立说 ,四处讲学 ,终成一代国 学大师。

⑥ 【    乙】一个人在自我审视中看清方向 ,在不确定中勇往直前 。敢于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 才能完成华丽的转变。

⑦真正的成长 ,正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⑧悦己 ,是一种态度 。季羡林先生云 :“ 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没有的 ,不完满才是人生。”既 然人生不完满 , 索性自在度余生。

⑨ 【 丙】模特吕燕 ,是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的名模 。 吕燕小时候经常因长相而遭到别人 的嘲笑 ,他们常嘲讽吕燕小眼睛大颧骨 ,塌鼻梁厚嘴唇 ,还满脸雀斑 。 吕燕觉得自己和其他 人“ 不一样”,总是自卑地不敢表达自己 。直到慢慢长大 ,她开始试着研究自己的个性、优点 , 开始接受“ 不完美”的自己 ,并勇敢地走向 T 台 。身着霓裳走在聚光灯下的吕燕充满自信 , 笑 容满面。

⑩幸福 ,不是活成别人那样 , 而是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每个人终其短暂的 一 生 ,最该取悦的人是自己 。真正接纳自己 ,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内心。

⑪作家冯唐曾说 :“敢于做自己 ,敢于表达自己 ,敢于取悦自己 ,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 , 站稳自己的位置 ,活出自己的格局。”

⑫认清自己 ,不盲目效仿;超越自己 , 不固步自封 ;取悦自己 , 不丢失本心 。把自己活成 喜欢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⑬如此 ,足矣。

( 摘自《 民生周刊》,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