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一历史期末模拟卷(二)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五: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

的变革、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春秋以来,……一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摘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册改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砰,指南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役,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目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407期

材料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一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即知识分子)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一一摘自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