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综合探究: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
【古代灿烂辉煌篇】
【近代:自强雪耻篇】
材料二: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5年5月27日新华网
【现代:大国崛起篇】
材料三: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材料五:
----数据源自钱胜《上海浦东经济发展的20年:成就、经验与未来》
材料六: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0年 | 1925年 |
农业总产值(%) | 100 | 67 | 112 |
粮食(万吨) | 7.650 | 4.519 | 94.7 |
牛(万头) | 6.060 | 5.250 | 102.5 |
猪(万头) | 2.090 | 1.750 | 104.3 |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