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西省高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这一盟约签订后,宋辽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茶、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摘编《中国民族史纲要》

材料二: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材料三: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圣祖以噶尔丹势炽,即入犯,其志不在小,下诏……赐班禅满、汉、藏文之金册金印,正式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

——魏源《圣武记》

(1)、材料一中的“这一盟约”是指什么?这则材料反映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2)、元朝时期,民族融合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的表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总结宋元时期重要的时代标志。
(3)、根据材料三,列举康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的贡献。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举一反三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契丹小字圆铜镜铭文

西夏文寿陵残碑

元朝宣政院印

契丹本无文纪,惟

刻木为信,汉人陷番(指

契丹)者,以隶书之半

加减,撰为胡书(契丹

字)。

——摘编自《五代会要》

西夏文字是参照汉字“六书”

理论、运用合成造字法所创造的表意文字。在6000余个西夏文字中有400余个汉语借词。

——摘编自《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组合形式与造字方法》

元朝官印使用官方的八

思巴文,但一律用篆体形式

刻制。

——摘编自《元国书官印汇

释》

材料三

时期

汉语中吸收的部分外来词

外来词的来源

先秦两汉

胡、单于

匈奴语

骆驼、狮子、石榴、琵琶

西域地区

魏晋南北朝隋唐

可汗、可孙、直勤

鲜卑语

可汗、可贺敦

突厥语

瑟瑟、珐琅

波斯语

豆蔻

阿拉伯语

宋元明清

猛安、谋克

契丹语

勃极烈、忽鲁

女真语

成吉思汗、喇嘛、胡同、戈壁

蒙古语

阿哥、格格、额娘、阿玛

满语

——摘编自《汉语外来词》

材料四: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语言发生历史上少有的变化,从词汇到语法、语言使用,外来词大量增加。其中,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的大量涌现与现代科学的进入普通教育,是本时期外来词引进与推广的两个非政治性决定因素。甲午中日战争后,人们开始清醒起来,真正感到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通过对邻邦的学习并引进西方科技。20世纪初,日语的许多译名已经成批地进入现代汉语。在第一次留日高潮中有许多是专学医科的,如鲁迅和郭沫若,都是留日医科出身。当时从日语引进的同医学有关的词语实际上要大大超出现在基本外来词词典所收的范围。因此,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逐渐充斥着来自日语的汉字词,以及从日语回流来的汉语词。以此来看,应该说,中国社会的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通,日语汉字词是立有大功的。

——摘编自《汉语外来词》

材料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