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2016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

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

③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畏而爱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诸葛亮为相国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服罪输情者重必释        我之死,有子存焉 C、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虽峻无怨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3)、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断3处)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5)、古诗里“更惊起南阳卧龙”的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后便开启了他智谋天下的一生,最终得陈寿赞“可谓识治之良才”。联系诗文你觉得诸葛亮作为“良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 , 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 , 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选自《曾文正公全集》)

【注】①制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②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③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种诗歌体载。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