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 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也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根。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目光半天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

——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远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

的痛悔。

(1)、第②段写道:“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对“海底捞月”一词理解最准确的是(    )

①“我”喜欢倒挂着    ②“我”很顽皮淘气

③“我”的动作敏捷    ④“我”很粗鲁野蛮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2)、第⑦段中“奶奶。”“奶奶!”“奶奶一”从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和语气来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是()
A、无奈,伤了奶奶的心一着急,急于得到奶奶的原谅不安,哀求奶奶 B、不安,伤了奶奶的心一着急,急于得到奶奶的原谅,无奈,哀求奶奶 C、无奈,哀求奶奶一着急,急于得到奶奶的原谅。不安,伤了奶奶的心
(3)、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绘了老海棠树的不同样子和奶奶忙碌的样子,在表情达意上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侧面体现奶奶的勤劳能干、自给自足 B、直接体现老海棠树不同季节的特色 C、间接强调老海棠树对“我们”家很重要
(4)、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的场景也让你有所触动吧?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中选用一两种描写方式, 写写“我”和奶奶在老海棠树下的情景。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片绿叶的回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来。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很少说话。但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爱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可否,却给我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溘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爱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________的,果实的事业是________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叶老师的一片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泪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阅读理解。

鸭儿饺子铺

    王羲(xī)之7岁开始学习书法,不到3年,在方圆百里内就颇(pō)有名气,于是他飘飘然了。

    有一天,他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生意兴隆,宾客满堂。 偏偏这家饺子铺的招牌“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歪歪斜斜,毫无功力。王羲之想访查个明白,便走进铺内。只见灶台上的大锅里,水烧得滚开,炉灶正靠着矮墙。此时,一个个包好的饺子接连不断地从矮墙那边扔过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入锅中。

    王羲之坐下来买了一碗,发现碗里的水饺好像在水中嬉戏的小鸭子,精巧至极,而且味道特别鲜美。他更觉得招牌上的字太不像样,便绕过矮墙,找到铺主。

    铺主是一位白发老妪(yù),正在擀(gǎn)皮包馅(xiàn) 捏(niē) 饺子,动作十分娴(xián)熟。只见老妪包好一个饺子,看也不看,便随手扔过矮墙。王羲之惊诧(chà) 不已,急忙问道:“老人家,您这么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妪回答:“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王羲之若有所悟,又问:“您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请名人写副招牌呢?”老妪闻言顿时生了气,说:“不好请啊!就说那王羲之吧,让人捧上天了。其实他那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不要学他!”王義之听罢,羞得无地自容。

    王羲之从此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在书法上还要狠下功夫才会大有作为。于是他更加刻苦地学习书法,终于成为一位书法大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卖东西只要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甚至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放心吧,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计划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