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乙】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尝胆也之不能尽其材 B、益其所不能不若孀妻弱子 C、置胆坐欲报之陛下也 D、百里奚举于见山上人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而后    

②人过    

自耕作    

④越王勾践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4)、【甲】文认为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乙】文中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

(5)、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暴乱、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北眺西冷 , 湖中胜概 , 尽作盆池小景。南北两峰如研山在案,明圣二湖如水盂在几。窗棂门槔凡见湖者,皆为一幅图画。小则斗方,长则单条,阔则横披,纵则手卷 , 移步换影。若遇韵人 , 自当解衣盘礴画家所谓水墨丹青淡描浓抹无所不有。昔人言“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盖谓此也。

注:①[西冷],即西泠,地名,苏小小魂断处。②[胜概]美景。③[研山]砚台的一种。④[明圣二湖]明圣,西湖古名。“二湖”指里湖和外湖。⑤[窗棂]窗格。⑥[门槔]门框。⑦[斗方、单条、横披、手卷]均是书法美术作品的一种格式,只是大小不同。⑧[韵人]犹雅人。⑨[解衣盘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⑩[铛]做菜的浅锅。

阅读下面的文段,成各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臊子京谪守已陵、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刘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子观夫已陵胜状,在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现也,前人之还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农,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虎啸猿响。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蜂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仅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弃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又如振鼓隐隐有节。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益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日,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灌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①石濑: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汩:乱④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⑤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水边上去洗耳朵。⑥首阳:山名。相传伯、叔齐在周武王灭股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