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抚顺市、铁岭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你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①柳德米拉是二战中苏军著名的女神枪手,在一次战役中曾射杀308个敌人,威名远播。一位战士向柳德米拉请教射击精准的诀窍。柳德米拉问道:“你以前训练时,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结束了?”战士说:“接连三次打中预设目标。”柳德米拉说:“我的标准是连续二十次打中目标,而且必须是要害位置。”可见,成功离不开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

    ②标准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标准低一些,自然更轻松,但也更容易小富即安、止步不前;标准高一些,必然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来的事情也一定会更加出色。

    ③“我已经很努力了,已经做得很好了。”诸如此类的话,无非是为自己开脱。你努力了,看你是和谁比,也就是你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时速10000米的人只看身后那些时速5000米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跑得很快。如果他看看前面那些跑得更快的人,才知道自己还差很远,才会有压力。想要成为驰骋沙场的将军,便不能拿士兵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身边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作标准,你才有可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④濮存昕调到了人才济济的北京人艺,他对自己的要求比以前更加严格了。他以为要求自己的标准已经很高了,但他发现身边一位非常卓越的老艺术家,为了一句台词能拿捏到位,竟练了三天。从此以后,他留心身边前辈们的一言一行,像他们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演技提高得很快。

    ⑤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时候,旁边也有一个英语培训班,办得比俞敏洪好。他们经常说:“咱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总比新东方要好得多。”俞敏洪听说这话后很不服气:“我们把他们的标准拿过来,他们能做到,咱们也一定能做到,就不信不能超过他们!”妻子说:“你照搬别人的标准,做到最好,也不过和他们一样,怎么超过他们?”俞敏洪恍然大悟,他下大力气搜集北京办得好的培训班的信息,兼容各家之长,制订了新东方各方面高于同行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很快,新东方就声名鹊起,在北京众多培训班中成为领跑者。

    ⑥欲登临多高的山峰,你必先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按照那些差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永远落后于人,这就像在一个标准要求宽松的流水线上,是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的;按照那些成功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但未必能超越;只有你制定高于其他人的标准,你才有可能成为领跑者。

    ⑦竞争激烈,你凭什么成功?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信成功就在前方等候着你!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论述内容上分析选文④⑤两段不能互换位置的原因。

(4)、选出适合作选文⑥段道理论据的一项(    )

A、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B、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C、希望是引导人成功的信仰。如果没有了希望,便一事无成。——海伦•凯勒 D、任何卓越都来自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近乎苛刻的标准。——穆勒
(5)、你是否同意选文的观点?结合你的经历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学会合作

    ①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有一个叫品主恩的岛屿,岛上生存着一群莺鸟,它们以仙人掌的花粉、果实和种子为食,故名食掌莺。

    ②仙人掌开花的季节,有些食学莺把公共区域那些尚未开放的花瓣用爪子撕开,然后用嘴攫开柱头,这样就可以吃到藏在花蕊里的花粉了。当然,它们并没有破坏自己地盘上的仙人掌。

    ③柱头断了,仙人掌不能结果,无法形成种子,食单莺也就有了断粮的危险。品主恩岛上只有十几只这样“聪明”的莺鸟,它们捷足先登,只是为了品尝其它莺鸟吃不到的花粉,它们党以这种方式自取其亡。有一年大旱,再加上大面积的仙人掌因断了柱头不能结果,这导至品左恩岛的食掌莺全军复灭。

    ④______________;在沙漠中有一口摇水井,它奇迹般地成为了旅行者的生命之泉(沙漠之中水就是生命啊),这一切都缘于它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为后来者留足一碗水。一碗水足可解燃眉之急。但人们总是把它灌进摇水机引水,吸上水后再留一碗。来来往往的旅行者都自觉地遵守着这一规则,因此一碗水成就了永不枯萎的水源。

    ⑤生存是一门艺术,它的第一法则就是合作。急中生智因一己之私而践踏合作法则,从短时间看是损人利已,从长远看,却是害人害己自取灭亡,比如自掌莺。相反,你照顾和维护了别人,别人也会感恩你一份善意,你国别人而受益,别人也会因你而受益。

    ⑥因此,学会合作,必先学会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
    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 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善独”与“乐群”

①儒家“乐群”,道家“善独”。《庄子·在宥》言:“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代表着道家的崇高理想。

    ②道家的“独”,有一种清贵之气,有一缕清远自在,更有一种清新超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从骨子里漫溢出来的这份大气,昂然天地的人格追求,必然以“独”为基石。“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上的李白,将小我融入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鄙弃功名的他“独”得精神自由。苏东坡被贬黄州却写出《赤壁赋》开篇的自在无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中的精神气概端的离不开“独”字。历史前行时,在多少名人志士身上可以看出道家乃至道教“善独”的影子,他们身处不同时代,却共同显现出“独”的魅力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心胸豁达。

    ③道家的“善独”还能让我们想到__________,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道家的“独”确实存在着自身的偏颇之处。我们知道的陶渊明,不愿因为做官而丧失自己人格之“真”,所安然舍弃官场,营造着自己梦想中的“桃花源”。“遗世独立”固然可以保持人格的高超,但是,从某种角度说,也可能有避世之嫌。一个人保持了“小我”的清高,却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未免不是一种怯试。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儒家的“乐群”,可以救道家的一偏。

    ④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有一篇教育论文《学记》,因它系统而全面地概括了先秦时期的教育 经验而著名。该文有言:“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话明确了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乐群”就言出于此。

    ⑤儒家强调的“乐群”不止存在于学业有成的阶段,更要贯通到整个社会。“乐群”的前提是爱,是对这个世界的“爱”。众人的“爱”像一个个同心圆,由内向外扩展,于是有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儒家的“乐群”。

    ⑥孟子见梁惠王时,问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不得不承认:“不若与人。”“与民同乐”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又大大发扬了一番,成了为官者的座右铭。这也是儒家的“乐群”。

    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即使是国君,如果不能顺应民意,人民也可以“诛独夫”。所以,人人本着恻隐之心,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秩序井然、充满温情、和谐的整体,正是儒家“乐群”思想穿越千载直达当代的现实价值。

    ⑧如果说道家追求的“善独”是“独善其身”,那么儒家追求的“乐群”就是“兼济天下”。对当代人来说,既要“善独”,成就一个人格完整、胸襟开阔、境界高尚的人;又要“乐群”,心中有爱,心系社会,把民众的利益视为无上,才能使我们不负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多元时代。

    ⑨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独立的我们,还要不忘时时记挂着远方和天下!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们又能从另一个方面倍感自信,用一种思想纠正另一种思想的偏颇,有多种可能供我们选择,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作者:叶春雷。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