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江苏南通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谁是最可怜的人

刘再复

    ①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②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候。

    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做文化革命运动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

    ④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20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定性、编排、驱使的人。不错,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时而被捧杀,时而被扼杀,时而被追杀。

    ⑤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是“敲门砖”,不读孔子的书,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反面的。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士。

    ⑥“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鲁迅语)。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他为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里到外,轰轰烈烈。这回则是捧上了天。

    ⑦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捧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也有责任。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或供奉,或消费,或叩头,或玩玩,全都无关紧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并无诚心,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食欲大于敬意。都是用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限常常分不清楚。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可怜: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⑧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

    ⑨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

(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2)、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3)、结合上文,具体阐释最后一段作者的“愿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建筑艺术

李泽厚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出现,它最终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进入新阶段,一股追求华美的建筑热潮蔓延开来,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时达到最高点,从记载两千年前秦代宫殿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是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在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中国建筑讲究建筑物的严格对称,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它确实相对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能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在视觉上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特点,而不同于欧洲或印度的建筑。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宝塔,也终于中国化了。它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是表现出中国式的节奏美。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过多地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刚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2月26日05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代的“达人”

    “达人”作为社会称谓,很早就已经出现。《左传·昭公七年》记录了鲁国贵族孟僖子推崇“礼”的一段话,其中称孔子为“达人”。他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他追溯了孔子家族的光荣,又引了臧叔纥的话:“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臧叔纥认为“达人”的出现和“明德”的理念有一定关系。他的所谓“圣人”如不当世,其后代必有“达人”的说法,可以说是“达人”称谓比较早的记录。“达人”虽然不是“圣人”,却和“圣人”有某种颇相亲近的关联。

    汉代人说到“达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见于贾谊撰写的一篇文采特异的文章。他在《鵩鸟赋》写道:“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写作:“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可见,在当时人看来,“达人”和“通人”的意思是大体相近的,都是说通达之士。“达”就是“通”,是汉代语言文字学常识。《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郑玄的解释就是“达,通也”。

    东汉晚期,“达人”的出现比较密集。所谓“月旦评”形式与士人阶层对风誉的普遍追求,可能是这一现象的文化背景。后来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被称作“达人”。《艺文类聚》卷六四引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对他有“达人有作,振此颓风”的高度赞美。

    汉末作为社会称谓的“达人”,通常的涵义大约是指有地位、有身份、有影响、有名望的人。一位于天文占相“无不精微”、作卦预卜“其言皆验”的方士管辂,在一位退职返乡的官员王经来访,就他卜筮的可信程度“有疑难之言”时这样说:“君侯,州里达人,何言之鄙!”由王经的身份,可以知道当时“达人”称谓的涵义。管辂这里所说的高踞于“小人”之上的“达人”的“达”,推想已经隐约有显达的意思。但是汉代“达人”称谓的“达”的涵义,并不宜与“穷”“达”的“达”完全划等号。

    大致在更晚近的时代,“达人”这种人称符号似乎又有了特别重视名誉的层次,即俗语出风头、得风光的意思。唐诗所见卢照邻、权德舆、孟郊等,都可以说依然继承了古意。然而储光羲以及卢纶等人的诗句所见对于“名”的追求,似乎体现时人对“达人”品格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达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虚荣标志,与汉代“达人”风范是有所不同的。虽然郤正《释讥》关于“达人”的文化品质也说到“身没名灭,君子所耻”,但是对于“名”的迷恋如果超越常限,自然会完全背离汉代“达人”的人生原则。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科幻作品的价值

    ①近几年,随着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以及《黑客帝国》《阿凡达》等科幻电影迸发出炽烈的“科幻热”,科幻作品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但这依然未能改变科幻作品的尴尬地位:它既不是科学领域的主流,也不是文学领域的主流,而是被大部分国人习惯看作“科普读物”沉沦在边缘状态。如何定位科幻作品,我们似乎应该厘清一个基本问题:科幻作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②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被称为“独角鲸”的大怪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了捕捉这只“怪物”的行动。历经重重艰险,最后发现这只怪物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船……这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所构想的潜水艇。因风而起浪 , 几十年后,英国建造的第一艘蓄电池动力潜水艇和美国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问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艘潜水艇都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③科幻“美梦成真”的故事不仅发生在潜水艇上。凡尔纳笔下的直升机、留声机、太空旅行,威尔斯笔下的基因改造技术,克拉克笔下的同步通讯卫星都已成为现实,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凡尔纳的科幻创作持奉科学主义信念,这一信念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激发了科学家们探索人类共同经验之外的事物的热情。

    ④在跨过19世纪末凡尔纳“科学颂歌”的时代后,当代西方世界的科幻创作者——小说作家、漫画家和电影编剧导演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以反思科学技术为己任进行创作。作品中普遍展示科学技术过度发展的荒谬后果,反复警示科学狂人滥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祸害,不断警告资本借助科学技术疯狂逐利,最终将极度危害地球环境和公众安全。

    ⑤A。但是,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偏偏没有汇入这个潮流之中。相反,他以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坚持他的科学主义创作纲领,他的《三体》系列作品反复表达和图解了这个信念。B。而值得深究的是,刘慈欣虽然持有强烈的科学主义信念,他的创作并没有科学主义纲领之下应有的乐观。C。粉丝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发现,刘慈欣对未来是越来越悲观了,《三体》更走向了大悲极致——人类文明被轻而易举地毁灭了。D

    ⑥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之后,赞美声之外也有许多争辩,不过争辩的焦点都纠缠在“黑暗森林”法则能不能成立、光速能不能被超越之类的具体问题上,而有一个议题未被认真谈论过——刘慈欣抱持科学主义信念,又有着极大的反潮流勇气,为什么他的作品竟然与当代科幻主流殊途同归了呢?

    ⑦刘慈欣曾说他受英国科幻小说家克拉克的影响很深。克拉克的墓碑上有一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过,但是从来没有停止成长。”这种信念有一个天真的核心在里面,内植于刘慈欣的创作中,就是坚信科学可以创造未来,未来的悲观不是由科学导致的。在“反思纲领”的科幻作品里,我们常常看到人类在科技挤压下的无力与无能,或是人性在先进科技面前的挣扎,而与此不同的是,刘慈欣在他科幻小说特设的“思想刑讯室”里,对人性的自私、自大进行了科幻所特有的严刑逼供,这种对于现实世界惯性思维的冒犯与刺激,让读者看到人性的黑暗。正是人性的黑暗,拖曳着刘慈欣笔下的角色们,走向无可避免的悲观未来,揭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朴素伦理。

    ⑧有许多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语境中是不会被思考的,或者受到现有社会结构等的制约无法展开思考。科幻能够创设虚拟语境,跳脱当下、跳脱“此在”的束缚,把当下放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下去面对,在种种貌似“不可能”的戏剧情境中,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为我们开启一场又一场蕴含着哲学意味的思想与伦理实验,激发人类想象、创造、预测、反思,以启发我们在真实世界中的思考与行动。

    ⑨将科幻视为“科普”读物,或认为科幻“多提供了一种文学样式”,都是对科幻价值的低估。科幻作家们想象构造的前瞻与忧思,让人们理性地思考未来。而人类的未来,正是基于今天种种思想实验所取得的成果。以此来观照科幻,就可以理解为何科幻作品因其不可替代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哲学

傅佩荣

    “哲学”一词是翻译过来的,那么中国自身有没有哲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凡是人群聚居、形成社会,并且在历史上存在过一段时间的团体,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会经历兴盛衰亡,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若由“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次的内涵来看,理念应该居于核心地位。换言之,科技水平低落的地区、制度规范僵化的社会,未必会被历史淘汰;但是理念若是模糊不清或违反人性,以致民众缺少一套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那么这样的团体及其文化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动力了。

    理念以各种形式保存于文学、艺术、宗教中,但是只有哲学可以对它作清晰的陈述、批判、反省,去芜存菁,定期再生活力,进而使文化长存不替。根据英国史学家汤恩比的研究,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六种成了古迹,只有五种仍在发展中,而中国文明是其中唯一能劫后重生,进入第二度兴盛衰亡的轨道的。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而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有极富价值的哲学。

    具体而言,哲学是对人类经验作整体而根本的反省,由之获得启发,再指引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此一自觉,并且写下系统著作的人,都称为“哲学家”。以学派而言,古代的儒家与道家,魏晋以后的佛学,都有体大思精的著作与学说。以个人而言,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直到宋明诸子,都是值得重视的哲学家。

    那么,中国哲学有什么特色呢?

    第一,以生命统合宇宙万物。凡存在之物,皆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相互感通有如机体,其中没有孤立隔绝的不相干之物质。换言之,生命的力量大化流行,无所不在,其灵秀在于人类。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并无真正隔阂,因此人生之道在于由个人推及人群,再扩及于万物。唯有人间获得安顿,宇宙的存在才能显发意义。中国哲学无不以“人”为其关怀焦点,但是它所表现的人文主义却常有开放的及超越的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心的人本主义。

    第二,以价值贯穿人生行为。人的行为既然是自由的,就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因此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不容许随俗浮沉的,更反对自暴自弃。自由看来并无约束,但是人的内心对于价值(如真、善、美)却有自发的向往。孟子所谓人有“良知良能”,可谓一语道破。因此,人类依其本性,无不渴望真、善、美,其中又以“善”的价值最受重视。因为“善”发乎个人内心,并以行为促成人际适当而和谐的关系。于是,人生成为动态过程,必须自强不息,日新又新,直到止于至善。果能如此,则个人人格臻于完美,群体生活的质量亦大幅提升。

    第三,对超越界保持信念。一方面,延续传统信仰,相信鬼神界与天或上帝的存在,但是在理性上不去详细辨明,也不能说得太多。另一方面,则以此一信念作为人生在实践价值时的终极依据,像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就是因为心中存有对“天”的信念,相信人生目标不在苟且偷生,而在完成天赋使命,就是依据内心指示以行善避恶。因此之故,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哲学作品的主题。儒家主张“天人合德”,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即是典型的例子。

    以上三点特色当然不能充分描述中国哲学,更不能拿来作为评析中国哲学各派各家优劣的唯一判准。但是,相对于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以及其他民族的哲学,我们却可以肯定中国哲学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具休而言,就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以及对超越界保持开放的信念。这些观点也许在知识理论的构成上,仍须提出有效的论据,但是在指引人生之“道”,使人安身立命上,则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维系中国文化于不坠。

(节选自《哲学入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在当代,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无论是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教,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把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其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还在于人的选择,尤其是统治者,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因而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即阅读和理解。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是糟粕。

(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