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考生物仿真试卷(二)
我国科学家首次阐明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有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就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反应
B、
图中各种囊泡的膜结构相似,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
C、
PM主要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D、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举一反三
某种猴的体细胞中有24对染色体,图甲是该猴体细胞增殖时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图乙为该猴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细胞自噬是在一定条件下“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或衰老的细胞器等可以被降解并回收利用,以应对细胞自身的需求,其局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如图是酵母菌中分子伴侣(热激蛋白)介导的自噬过程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016年,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为“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错误、变性的蛋白质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运输到溶酶体并降解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细胞自噬的推断,错误的是( )
细胞自噬的意义:①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blank#}1{#/blank#};②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blank#}2{#/blank#},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某些正常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会影响细胞内部环境,导致生命活动紊乱。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该化合物能将LC3蛋白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异常蛋白质结合形成黏附物,最终使异常蛋白质被清除,其过程如图所示,其中LC3蛋白为自噬标记物,可以和自噬体膜相互识别,然后融合。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