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安徽六安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①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请用调整顺序和加虚词的方法将两个基本意思加以组合,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表现一种不服或得意的心态:{#blank#}1{#/blank#}体现一种安慰对方的语气:{#blank#}2{#/blank#}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____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_____的延展,更没有________的枯燥和________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记者:您好!请问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徽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共享友谊”这一主题的?
志愿者:①{#blank#}1{#/blank#}。(30字以内)
记者:很形象,那“同筑和平”的主题呢?
志愿者:首先,请看第一颗五角星的一角是一只和平鸽的造型。另外徽标主体数字“7”就像②{#blank#}2{#/blank#}(10字以内),象征着中国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愿景,凸显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记者:一带一路的徽标造型构思真是巧妙!听说这种联想思维也常常运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您能举个例子并介绍一下吗?
志愿者:③{#blank#}3{#/blank#}。(40字以内)
记者:非常感谢您对徽标造型设计和相关联想思维的介绍!
片段一:
孔子:子路①啊,在谦虛好学这一点上,你要多向颜回看齐啊!
子路:夫子②教诲的是,由记住了。
片段二:
汉武帝:太史令③,你对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有何高见哪?
司马迁:承武帝④垂问,在微臣看来,李陵投降只是权宜之计……
片段三:
刘备:诸葛亮先生⑤,久仰大名,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呀!
诸葛亮:刘皇叔⑥驾临草庐,小生荣幸之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