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我和你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它们的摇篮歌,比我和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着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还有的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它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爬在地上研究它们。当我爬起来,我已经有了我最原始的昆虫学。原来摔跤,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那意思是说,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你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和骨折。

    ④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被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⑤你听见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疑似世界大战即将发生的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别无它物,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该怎样庆祝我觉得值得庆祝一下的时刻呢?我的秘密方法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它们那被阳光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哔哔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的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⑥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当他头也不回地走远,他的田亩和更广袤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荒芜永恒——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我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在挽救那首注定要失传的田园诗。

    ⑦屋梁上那对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音乐老师和常识课老师。我忘不了它们。我至今怀念它们。它们一遍遍教我识数:1234567;它们一遍遍教我识谱:1234567;它们一遍遍告诉我,一星期是七天:1234567。

(选自《汉中日报》2013年5月14日,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3)、文章以“远去的乡村”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4)、参考示例,概括作者笔下远去的乡村生活画面,说说你理想中的生活画面。至少写出两组。

【示例】听蛙鸣带着微笑入眠——听轻风絮语,鸟儿欢歌,忘却所有的烦恼。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小题
      小事偶然,而爱却从不偶然,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动力。
  童年时我住在乡下姥姥家,每天的“任务”,就是率领表哥与一群孩子,在村子里疯玩儿。姥姥说,你哪有个女孩的样子哟!直到上小学,我才被母亲接回城里。
  那是一段烦恼的日子。我不习惯规规矩矩坐在教室,更不喜欢按部就班吃饭睡觉,每天最快乐的时刻,就是老师说“放学”的时候。我拎起书包,兔子一样冲出教室,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早就抛到了脑后。
  没有做作业的后果是罚站。我晕晕乎乎站半天,什么课也听不进去,到了晚上,作业依然不做。老师把母亲叫来,母亲气得直掉眼泪,回家训我,你哪有个女孩的样子哟!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在母亲的监督下做作业,那感觉像是上刑。
  可我常常忘了作业是什么了。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下,我将书包里的东西一骨脑倒出,翻着书本装模做样作痛苦思考状:作业是什么呢?终于想不出来,母亲叹口气,转身出去,她帮我问作业去了。我在床上翻跟头,等她回来。
  这样的故事,一周都要重复几回。
  一天晚上,似乎是个奇迹,我竟然记住了作业。王小莉的妈妈偶然来我们家,和妈妈在门口说着什么。我在屋里听得很清楚,王小莉忘了作业内容,她妈妈来问我。居然有人来问我作业,我的心情爽极了,忍不住仰起脖子大笑三声。妈妈进屋来,轻轻捅捅我,趴在我耳边说,先叫阿姨。我大大方方走到门口,先问一声阿姨好,再告诉她作业是什么。王小莉的妈妈亲切地摸摸我的头,说,记得这么清楚啊!谢谢你,王小莉向你学习!
  王小莉的妈妈走了。我回味着她的话,那么温柔,那么慈爱,她居然说,王小莉向我学习。要知道,王小莉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老师最喜欢她,总是叫她领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那天晚上,我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妈妈表扬了我,说,以后每天都要好好听讲,记住作业,说不准,哪天又有同学来问你作业……妈妈还为我准备了一个记作业的小本子。    也许就是从那天起,我再没有忘记过作业,把该做的事,都记在小本子上,包括让妈妈给我买一个石榴吃这样的琐事。渐渐地,我从一个顽皮的孩子,懂得了认真与上进。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习惯把要做的事,一条条记在本子上,然后,一条条完成。不仅如此,做事有条理成了我的特点,在策划公司10周年的庆典时,我把各种事项考虑得全面而周到。庆典结束受到老总表扬的时候,我一下想起了许多年前那个偶然的晚上。     我不禁感慨,人生由无数小事组成,有些小事,看似偶然,也似乎无足轻重,却能促成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进而造就一个人的品质。
  把感慨说给王小莉听。如今的王小莉,在一家外企做金领,我们一直是要好的朋友。没想到王小莉哈哈大笑,她说,哪里是我忘了作业?那一次,是你妈请我妈上演的双簧……   我一愣,继而,感动溢满我的心。是的,小事偶然,而爱却从不偶然,它是一个人成长与成熟过程中最温暖的动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对联文化

【对联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分类】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美学价值】

一,形式美

①对称之美:

词性相对:“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 对“去燕”。

平仄对立: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声、第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声、第二声)。

②色彩之美:

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 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

③书法之美:

楷书如坐,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对联上的字,尽量请书法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门楣,又表示对未来恭敬之意。

二,内容美

①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②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元孙。

三,艺术美

A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B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话春联】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阳光地带

    ①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②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

    ③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④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⑤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⑥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⑦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 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⑧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⑩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箴言

    当我们不假思索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而事实上我们的头脑已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这样,读书愈多,思维能力反而弱化,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是相同的。一条弹簧如果久受外物力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种也一样,如常受别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弹性而变得麻痹。

    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身体靠食物维持健康,精神靠读物日渐丰富,但身体只吸收能吸收的东西。同样的道理,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感想体系或吻合他阅读目的的那些东西。作家各有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作品就可学来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特质,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以此为榜样加以应用,这样我们才能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须以和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

    书籍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野兽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读它们不但无益且危害甚大。因此,我们读书之前要慎重选择。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不愿读前贤的容睿智作品。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他们宁愿让它摆在书架上,太可惜了!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他们觉得那些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没有别的事情比读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拿起一本这样的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更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要历经千年,仍无损其价价值。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重要的书都应该再读一遍,一是因再读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再则是读第二次时,会有与第一次读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样。

(作者:(德国)叔本华  有政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春天的怀念

徐红

①立春过后就是元宵节。门前的雪有一尺深。老墙上是几张新贴的年画,大门上贴着红春联。天还没亮,喜庆的爆竹声就已响声震天。

②瓦屋檐下挂着冰溜子。我们穿着过年的新衣服,呵着手,和父亲在院子里堆雪人。

③灶台旁,有小半陶盆的水磨糯米面,雪白,湿漉漉的。父亲搓成小团子下在滚开的水中,等锅里的汤圆浮起后,再把汤圆盛在几个碗里。母亲用勺子从搪瓷茶缸里舀出一点白糖在小碟子里,汤圆要趁热蘸着糖吃。我们一家五口人围坐在灶台旁开心地吃着汤圆,因为盼了一年才有汤圆吃,更觉入口柔软香糯,好吃极了!

③只有逢年过节时,家里才烧土灶上的大铁锅,蒸包子,炒花生,炸面果子。烧完柴草,在火堆里埋下红薯和玉米,等它们在里面捂熟透了。我们就用火钳扒出来吃,剥开红薯被烤得焦糊的皮咬一口,只觉香气扑鼻,甜得流蜜。我吃得一嘴一脸黑乎乎的,像一只小馋猫。父亲和我对望着,开怀地大笑起来。

④我们小时候,父亲亲手用竹蔑子、铁丝、彩色纸给我们扎荷花灯和兔子灯,在里面放上半截蜡烛。正月十五闹元宵,晚饭后,父亲带着我们放烟花爆竹,街坊四邻的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提着灯笼兴高采烈地走街串巷。街上好多大人孩子都提着形态各异的花灯,个个欢天喜地。街口还有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那浓浓的年味和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

⑤家家户户都生了煤球炉。晚上我们围着火炉取暖,在火炉上烤馒头。不做饭的时候,炉子上就捂着一大锅的热水。夜里把炉盖盖上,再把炉子下面的小通风口塞上,只留一点缝隙,一块煤炭就可以慢慢烧一夜。睡觉时父亲就把我和弟弟的棉鞋放在锅盖上捂着,等我们起床时再穿,热烘烘的暖和极了。天蒙蒙亮,父亲在厨房里捅开煤炉换了新炭,等炉火燃上来,给我们做早饭。

⑥开了门,扑面而来的寒气冷飕飕的。虽然开春了,外面北风还是吹得紧,我背着黄布书包出门上学,父亲会塞一个滚热的鸡蛋在我的棉袄口袋里。

⑦四月春暖,学校组织小学生春游,或出城去生产队交秧草,都要排着队步行走很远,一天才能一个来回。一大早父亲把军用水壶装满开水,又给我准备干粮——一块糍粑、一个馒头和鸡蛋,放在搪瓷缸里,用缝了厚棉花的布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放在小书包里到中午也不会凉。

⑧那时候物质匮乏,零食稀少,每月一人就半斤猪肉票,一年只炖一只鸡,熬一小罐猪油吃大半年。我们珍惜着碗里的米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⑨一块糖果,就会让我们十分欣喜和满足。糖果纸夹在书里,是最难忘的儿时记忆。

⑩小燕子在春天里飞。光阴似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春天让我怀念的,是童年的回忆和过往。暖阳下,仿佛我远去的父亲又回来了,门口又种上了丝瓜和扁豆。槐花开了,洁白的挂满了树枝。煤球在院子里晒着,棉被满满的都是阳光的味道……

⑪那时候灯火温暖,家人团聚。美好的时光,足够让我们幸福一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