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2020-2021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敲掉不要的李子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了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歇工的第一天,父亲扛着一根竹竿往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全村也基本是用这样的竹竿来采摘李子。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仲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做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

(1)、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   )。
A、李子太多,采摘太辛苦 B、想等李子的回购价涨上去 C、不想费时费力采摘却拿来贱卖 D、想要看李子烂在李树上
(2)、下列对父亲费劲把李子敲下来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果烂在树上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 B、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打李子可以锻炼身体 C、李子烂在地里,能化成肥料滋润李树的树根 D、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红彤彤”表现出作者(   )的情绪。
A、激动 B、愤怒 C、伤心 D、心疼
(4)、请写出父亲打李子时的两种感受,试着解释为什么父亲会有这样的感受。
(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两个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另起一行

    ①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②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③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就是。”

    ④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⑤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⑥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旱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⑦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⑧“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⑨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一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shì),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⑩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他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全国解放后,他回集美定居。1951年立即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和扩建工作。有一天,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辆黑色的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下,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这幢小楼,它和集美的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几个补丁,那是陈嘉庚在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环视着屋里的陈设(   ),心中很有感触(    ),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他随后拿起茶几上盘里的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到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个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呀!”“惭愧,惭愧,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省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建设学校,振兴祖国,是我一生的心愿。”

    听了这话,陈毅紧紧握住嘉老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