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①惠州:今属广东,苏轼被贬后的一安置处。②木末:树梢。③死敌:死于敌手。④死法:死于军法。⑤恁么:如此,这样。

(1)、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B、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C、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D、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        念: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C、寓居惠州嘉祐寺  尝:曾经 D、思欲亭止息 就:靠近,到
(3)、下列对以上选文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中苏轼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读来理趣盎然。 D、甲乙两文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都写出了作者被贬时不善于自我排遣。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曰:“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忧。”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 子其居,尚请入。”

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

……后,子胥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 子胥将卒六千,操鞭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

(选自《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有删减)

【注释】伍子奢: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