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芜湖市华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中国古代宋、明两朝若干历史事件对照简表
朝代 |
经济 |
政治 |
文化 |
宋 |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 出现谏院。 |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
明 |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冶铁业兴盛; 出现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八股取士; 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
心学成熟; 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情小说盛行; 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西方传教士来华。 |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概括由宋到明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
战国 | 出现了商业区“市井” |
西汉 | 都市商业繁荣 |
王莽新朝 | 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
唐代 |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
两宋 | 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江陵 |
明清 | 北京、苏州、湖州、杭州等传统大都会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等若干市镇 |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整理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古代商业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