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课外阅读理解

弱种子也要发芽

文/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 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囡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②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4)、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们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读后感——读《古井》所想到的

    《古井》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写了生活在古井周围的乡亲们,在古井风格的陶冶下,长年不断地帮助两位孤寡老人挑水的事,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地向别人奉献而对别人却一无所求的美好品德。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们邻里之间那种融洽的关系。

    音爷爷是我家的邻居,他早年参加革命跟着毛主席打敌人,右腿负过好几次伤,走路很不方便。我们两家之间有两个垃圾桶,每天早晨,音爷爷去倒垃圾,总是顺便把我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

    有一天早晨,我被门外的争执声吵醒了,就下床走出卧室,原来是我家爷爷和音爷爷争着去倒垃圾。从他们口中,我得知,我爷爷每天早晨起床后,总发现垃圾桶不见了,感到很奇怪。有一天,他起了个早,发现是音爷爷代我家倒垃圾,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抢在音爷爷前面,连同他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从此以后,两个爷爷就经常为这件事像讨论一个疑难问题似的,争得面红耳赤,今天早晨又是为此事争执起来。

    我听了他们的话后,一把夺过垃圾桶,对爷爷和音爷爷说:“爷爷,音爷爷,你们别争了,应该我去倒!”没等两位老人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快地跑下了楼梯。

    从这以后,楼梯口再也听不到两位老人的争执声了,每天,当晨光微熹的时候,在花园旁的小道上,总有一个剪着运动式头的小姑娘,拎着两只垃圾桶向清洁箱走去。那是谁?不说,你们也知道。

    事后,我没有多想什么。读了《古井》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的邻里之间,乡亲之间,都这么和谐友好,每一个人都尽力为他人多做好事,热情地向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却不计报酬,我们的社会将多么美好!

(选自《新课标小学生作文大全》)

读《孝子汉文帝》后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如今想来,这话一点不假。

    有一天,我吃完中饭,闲着没事,于是拿出《我是五好小公民》这本书来,在“孝顺父母”篇中,看到了《孝子汉文帝》一文。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汉文帝刘恒,虽出生在帝王之家,可他仍然孝顺父母。在母亲长达三年的患病期间,只要一有空,他就陪在母亲床边,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总是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直到母亲病情好转为止。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同龄人。他们有几个能像汉文帝那样孝顺自己的母亲呢?他们唯我独尊: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要哭要闹,硬要父母重新做;自己的红领巾丢在家里了,他们打电话回去,让父母给送来;更甚者,连自己的鞋带散了,也要父母给他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奴隶,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我,不也同样存在着不理解父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吗?早晨父母起床晚了点,我要在家唠唠叨叨以示不满;中午回家,见饭未煮好,便硬要父母拿钱到外面去吃;父母的生日时,我没有想到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一张小小的生日贺卡也未曾动手做过。相反,我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满父母之爱:夜深人静时,他们总要起床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摸摸我的鞋垫是否干燥;遇到天下暴雨时,总能看到他们手持雨伞,站在教室外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他们跑东家医院,奔西家药店,为我求医问药的情景……

    的确,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世间最真诚的爱。有了这爱,那弱小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庞大的猎狗;有了这爱,那《1.5公斤水的故事》里的老牛才会将以死争得来的水让小牛喝;有了这爱,那瞒着母亲远赴巴格达采访报道战事的我国记者冀慧彦,在“连线巴格达”时,面对电视镜头,他才会深情地说:“是母爱,促使我圆满完成我的工作。”

(选自《新课标小学生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