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试卷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军中/闻将军令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 ,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

任务三:探先贤情怀,品孤独韵味。

【甲】月波楼

(宋)郑獬

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

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乙】月波楼记(节选)

(宋)毛滂

甲午秋九月,秀州修月波楼成,假守毛滂置酒其上。因语坐上客曰: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此二者,秀人成得而有之。昔令狐君乃为此楼,以名“月波”,意将揽取二者于一楼之上?谓守得笼为己物,时分余光,以及宾客,顾不见笑于大方之家邪?是虽绳枢瓮牖、渔椎之舍,皆可得二者之胜,宁待登此楼而后得之?然昔人升车褰帷裳,意当高视远听,或者登楼四顾,使能明目洗心,有如月与波者乎?令狐君之名是楼,岂有意于此邪?

今楼下之池水,才寻丈间,亦聊足浴鸥鹭尔。极目野田,无三数里远。郑毅夫题诗其上,乃云:“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毅夫之喜夸也如此!虽然,天下孰大泰山或为小天下孰小秋毫或为大。而大小之相去,殆出吾方寸间,盖亦不可以语人矣。故此楼目力所及,虽不如毅夫言,倘以为大则穷日月之出入、极江海之泛滥,要当一眼吞之,是岂不近出眉睫之间哉?

楼前翠潋如萦带,而高柳横塘,远入孤村;野花水草,微见幽处。阑干下瞰,烟雨空濛,朝霞暮云,凌乱衣袂,徘徊徙倚,心舒目行。盖可以散郁滞而忘吾忧也。
【注释】①假守毛滂:毛滂,字泽民,为官坚守法度,关心百姓疾苦。因党争连坐下狱,后任秀州(今嘉兴)代理知州,故自称“假守”。在任期间重修月波楼。②令狐:即令狐挺,任知州时始建月波楼。③绳枢瓮牖:比喻贫穷人家。④褰qiān:撩起。⑤原句出自北宋文学家郑獬的诗作《月波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