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学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与壶

    ①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整整齐齐,店主是六十岁上下的和蔼老人。

    ②在店门前,老人一手端着茶壶,一手翻着书,坐在躺椅上,一种悠悠的韵味从时光中飘过,老人看的书只有固定的几本——《孙子兵法》《论语》和《三国演义》。

    ③老人喝茶用的壶是固定一把,灰褐色,很陈旧。

    ④有一天,老人安静地坐在书店前举着紫砂壶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论语》。

    ⑤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⑥这时,一个人身着披风走进了书店,他的眼睛盯着老人手中的紫砂壶,说:“能否把你手中的茶壶让我看看?”老人这才如梦初醒,放下手中的书,愣愣地望着眼前的人,很疑惑地问:“你是来买书的,还是口渴了?”

    ⑦来人讪讪搭话:“我不买书,也不口渴,只是觉得你手中的茶壶很奇特。”

    ⑧老人听罢,将茶壶递给了他。

    ⑨来人接过壶,一看,脸上掠过一丝惊喜,这壶古朴典雅,紫黑中透着一股灵气。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因戴振公在世的时候,有“点泥成金”的美名,可见他的制壶技艺在当时己炉火纯青,无人能媲美。但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壶留在世上很少了。来人仔细看后,见壶底有戴振公印章,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没错。据说,他的壶目前世间存留不足十件。物以稀为贵,这个人本是文物贩子,见到稀世之品自然爱不释手。

    ⑩“大伯,这茶壶卖不卖?”文物贩子看完茶壶后,轻轻放下,轻声问道。

    老人抬眼疑惑地望着文物贩子,摇摇头,没有吱声。

    ⑪“大伯,我给您五万,可以吗?”文物贩子见老人摇头,开了价。

    ⑫老人依旧摇头。

    ⑬“十万可以吗?”文物贩子提高了声音。

    ⑭“我喝茶的工具,祖上留下来的。不卖!”老人发了话,不再理会文物贩子,喝着茶,翻开了书。

    ⑮文物贩子悻悻离去,走了十几步后,还不住地回头看老人手边的茶壶。

    ⑯没过几天,那个文物贩子再次登门,进门就开了价:“老伯伯,茶壶卖给我吧,三十万,这可是天价啊!”

    ⑰老人浸润在日光下,捧着壶,微闭着眼睛。

    ⑱自从文物贩子走后,这几天,老人心烦意乱,茶饭不香,夜里老是噩梦:总是梦见自己的茶壶仿佛一把刀捅进了自己的心窝。因此,老人很疲惫,神色恍惚,书再也读不进去了。

    ⑲老人听见有人叫喊,睁开了眼。

    ⑳文物贩子认为老人没听清楚,提高了声音再问:“三十万,茶壶卖不卖?”

    21 老人微微一怔,摆摆手,没有理会文物贩子。

    22  文物贩子再次悻悻离去。

    23 文物贩子走后,老人的心情极度糟糕,无缘无故发着无名的火,显得坐卧不安。夜间的噩梦频频发生,夜不能寐,搞得精疲力竭。

    24  大概过了一个月,文物贩子又来了,这次,文物贩子不是一人前来,而是把老人在另外两座城市里工作的俩儿子带来了。

    25“你老爸的茶壶,我出四十万。你们弟兄俩一人可以分得二十万,在城里买房交首付不用着急了。”文物贩子指着茶壶小声嘀咕着。

    26 老人的儿子被文物贩子说得早已经心动。

    27 老人看了俩儿子一眼,没有说话,而是把壶抱进了怀里。

    28“爸,喝茶用什么壶不可以?”大儿子发了话。

    29“我们买房买车都需要钱,这茶壶卖了吧!”小儿子直接挑明话题。

    30“这茶壶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的手里。这茶壶跟我几十年了,有了感情。自从你们到外面大城市里工作后,你妈走了,你们一年半载可曾回来几次?可曾陪我喝茶谈天?”老人气愤地嚷叫着。

    31 老人发完话,两个儿子意欲抢过父亲手里的壶。

    32 就在这时,意外事情发生了:老人从椅子上跌下来,手里的壶脱掉,碰撞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砰”的一声响,四分五裂,茶水满地。

    33 老人望着茶壶,先是一愣,之后,脸上镀上了安详。

    34 文物贩子和老人的两个儿子却目瞪口呆……

    35 之后,老人换了新砂壶喝茶,看着书,守着书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第⑤段划线句子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

(3)、说说第⑨段详细介绍壶的用意。

(4)、老人为什么“先是一愣,之后,脸上镀上了安详”?

(5)、文中老人、文物贩子、两个儿子的表现反映了各自的人生追求。请选取其一谈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 姐
                                                                                                                  阎连科
        大姐是老师。
       大姐已经人到中年。陪伴大姐走过岁月、进入中年的有两样东西:病和教书。病是大姐人生之路上最常见也最难逾越的深渊,教书则是大姐人生之路上最不可缺少的拐杖。教书在大姐,占了她生命很大一块黄土薄地,已有二十三年;而病从她十三四岁就已开始,似乎她的生命之河里,总有一股被疾病浸染过的浑流。
       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大姐在病床上疼痛时不绝于耳的哭声,腰疼、腿疼,以及全身的疼痛。她所患何病,跑遍了乡间的医院,求遍了乡间的良医,也无从知晓。那时候,抬着病人去一百里外的洛阳治病,在乡村是很大一件事情,而在我家,却已是三番五次。
       我们家的家教很严,但不知为什么没教育出我叫哥唤姐的习惯。有次我又去窗台上捡熬过的红枣吃,大姐便抓了几颗红枣给我,母亲见了,说:“让他唤声大姐再给他。”大姐便把那红枣擎在空中不动。我僵持半天,最终也没叫出那声大姐,大姐眼角便有了泪水,把红枣塞在我手里说:“我也不配做姐,人家的大姐至少能给弟做一双鞋穿,我却有病,拖瘦了家里的日子。”从那一刻起,我下决心再不唤大姐的名字,一定叫她大姐。可时光流逝了十余年,我却始终没唤她一声大姐。
        大姐的病见好转,是在我十余岁以后。那天,我从学校回家,突然看见大姐端端地坐在阳光里,人虽瘦得如一把柴草,脸上却荡漾着甜润润的喜色。她拿一把小糖给我,母亲在一边说:“快叫大姐,你大姐的病好了。”
        我仍然没能叫出那声大姐。在接那糖时,母亲过来厉声说:“日后你大姐要教书了,是老师了,你再唤她的名儿,我就不让你吃饭。”听说大姐要做老师,尽管是民办学校的,尽管是教小学低年级,仍使我充满惊愕和敬意,并怀上了对大姐深深的内疚:没有料到,我还没有学会唤姐,她却成了老师。
        学校在镇外的一个苹果园里,离我家二里地左右。从此,我就朝朝暮暮地看着。刚丢下饭碗,学生都还在路上,她已经早早地到校,立在教室的门口,翻看她要讲的课文或讲义;放学时候,学生都已到家端起了饭碗,大姐才拿着课本或夹着学生的作业,拖着她虚弱的身子,蹒跚地走在镇外的小路上。大姐走路时,时常拿手扶着那做了四个小时手术的腰,就像扶着一截将要倒下的枯树。谁料到了年底,她竟回来说,期终考试,她班里的学生在全校平均分数最高。母亲说:“你别累犯了腰病。”她说:“也不能误了人家孩子的前程。”
        然而,不幸的事被母亲言中了。几年后,她在一次辅导学生升级考试时,昏倒在讲台上。抬至医院,才发现她的腰上、肩上、肘上、手腕上、膝盖上,几乎身上所有的骨关节处,都贴有膏药,花花一片,如雨前浓浓淡淡的云。望着那白云、黑云似的膏药,我立在病床前,心里翻动着滚烫的热意,如同一河缓缓流动着的夏天的水。这时候,大姐醒了,动了动嘴唇,吃力地睁开了眼,望着床边的水瓶。
        我说:“大姐,你喝水吗?”
        大姐忽然扭过头来,眼角噙着泪水,拉住我的手问:“你叫我姐了吗?”我盯着大姐瘦脸上泛出的浅红,朝她点了点头,大姐的嘴角便有了很淡很苍白的笑……
        从那时算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光阴,现在的我和那时的我大不相同——离家当兵,入党提干,成家立业,学写小说也到了无论自己多么羞愧,依然被称为“作家”的田地,连叫大姐都已习惯到不叫反而很难启口。然而大姐除了年龄的变化,脸上布满了人生的艰辛,再没什么异样,依旧是终日拿着低年级的课本,或夹着学生的作业,在通往小学的路上拖着她虚弱的身子。再有变化的,就是大姐依旧扶着贴了膏药的腰身,走过的那条路的路边,杂草随着她蹒跚的脚步,二十余载地枯枯荣荣。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14年09期,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2012年2月15日22点44分,广东省某校一名住读生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遂起床,开窗户向外眺望,他看到天边布满星条状的云,样子很恐怖。于是打开电脑,在微博上敲下了10个字:“今晚的天空,好像地震天。”4个小时后,也就是16日2点34分,大自然对他的发现作出了,回应:广东省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25公里、新丰江水库西北边缘发生地震,周边很多地区都有震感。

       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发生在汶川的那场特大地震。就在2008年5月10日,有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上空,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一团团、一簇簇鱼鳞般大朵大朵的怪云挤满了天空。目击者估计,怪云面积足有1400多公里。

       ③这种奇异现象17世纪的古籍也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④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夜,昌黎县几个看瓜地的人被巨光吓到。阴沉的夜空就像忽然有人打开了它的开关,巨大的亮光照亮了一切,连西瓜叶、瓜蔓都看得清清楚楚。光亮瞬间消失,夜空复又变暗,如墨染一般。同天傍晚,日本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有异常长条云,后来证实,那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云。

       ⑤日本是地震大国,这方面的记载也比比皆是。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带状云。第三天,日本福井就发生了7,3级大地震。

       ⑥这些地震前出现的怪云,我们称之为地震云。历次地震中,它们都以不同的面孔,在不同的地区或早或晚地出现,向人类传递着来自大自然的信息预警。

       ⑦地震云和普通云有很大的区别。地震云看起来很怪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外形上:一是横条状出现,一条一条在空中有序排列,且每一条的颜色都深浅分明,就像我们经常在天空中看到的飞机尾烟。如果天空中有这样的云,预示着两周后会有地震;二是多条,成平行或者放射状出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排骨云,平行状云表示地震会出现在本地,放射状云预示着2~6天后有地震;第三种地震云看起来就像垂直的龙卷风挂在空中,有时又像无风时垂直上升的烟柱,这样的云叫做卷震云,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3天后;第四种是鱼鳞或团状地震云,云团在数小时内形成松散鱼鳞状,有时和“条状地震云”同时出现,颜色深浅分明,这表示2~6天以后会发生地震。

       ⑧这些模样怪诞的地震云,其长度和颜色也隐藏着诸多密码:比如地震云长度越长预示着离发生地震的时间越近;地震云颜色越深,表示对应的地震深度就越深;地震云持续的时间长,预示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又粗又厚并且呈现出灰色,那么地震的破坏力将会很大。

       ⑨研究者发现,不管哪种地震云,它们出现时都与周边云彩格格不入,有明显界限。地震云还很高傲,喜欢朦胧,一般都是在早晨和傍晚时分出现在6000米高空,比气象云高出许多;地震云变幻无常,通常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之分,有时它自身会发出强烈的光芒;地震云不怕风,无论风刮得多么猖狂,它们始终不会变形。

       ⑩关于地震云的成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热量学说。地震前,地震带周围聚集了大量地热,或者地震带周围的岩石受强烈地应力作用,激烈摩擦后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逸出后,温度骤然增高,产生的气流飘到高空,就形成了地震云;二是电磁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地磁场跟着变化。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也跟着产生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这时水汽和尘埃就会有序排列,形成地震云。

       ⑪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我们对地震云的研究也还不成熟,但地震云提醒我们:只要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地震云必将会为地震预报提供翔实依据和有力参考。因为,云从来不说谎!

阅读《对一只蝴蝶的关怀》,完成第下面小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思而不行

    ①鲁国正卿季孙行父,谧“文”,史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孔子含蓄地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②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这句“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反对的。

    ③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极精于算计,算来算去,算到最后,总是为自己打算。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猥琐;人一猥琐,便不足观。

    ④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

    ⑤如何是童心?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判断!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

    ⑥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

⑦钱穆注《论语》,于此则下注曰:“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

    ⑧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文/鲍鹅山,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