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9月月考试卷
材料 城市化固然是宋代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象征,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被忽视……城市经济活跃,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城市的水源、土壤乃至空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污染。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难以果腹的灾民可能遗尸街头,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暴发的中心。
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宋代以迄明清城市防疫制度的核心部分。
——摘编自余小满《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
材料一南宋时期,北起淮南东海,中经杭州湾和福建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广州湾和琼州海峡的南宋海岸线上,与外洋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其中以大食商人为最多。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染料、纺织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业产品为主,有金、银、缗钱、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为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王朝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摘自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随着中国近代商埠、港口通讯联系的加强,清政府在1866年决定由江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3月,经总理衙门批准,在上海、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设立了海关邮局,从事收寄公众邮件业务,并发型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光绪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任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总邮政司,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1906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分管船政、路政、电政、邮政。邮传部于1911年5月正式接管邮政。据统计,到1911年底,设有总局、分局、支局、代办处等邮政机构6201处,“邮差邮路、民船邮路、火车邮路,总计三十八万一千里。”至此,中国近代邮政体系初步形成。
--摘自费莉等《近代中国通讯业的崎岖步履》
材料三“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运输量统计(单位:亿吨公里)
年份 |
总运输量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1953 |
990 |
781 |
23 |
186 |
1954 |
1203 |
932 |
29 |
242 |
1955 |
1320 |
982 |
34 |
304 |
1956 |
1591 |
1204 |
44 |
343 |
1957 |
1810 |
1346 |
48 |
416 |
--摘自孙健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