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祖迈,为相国参军。琨少得俊朗之目,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引致宾客 , 日以赋诗,琨与其间,冠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冠绝时辈,文咏颇为当时所许。太尉高密王泰为掾,频迁著作郎、太学博士。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琨在路上表曰:“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过任。臣伏思此州虽去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 , 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御强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锐之所出也。当须委输,乃全其命。今上尚书,请此州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愿陛下时出臣表,速见听处。”朝廷许之。在官末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晋阳时,尝为胡骑所我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夜演奏胡笳,贼又流涕嘘唏,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建武元年,段匹磾幽州刺史,琨与匹磾讨石勒,匹磾推琨为大都督,喢血载书,檄诸方守,俱集襄国。琨、匹磾进屯固安,以俟众军。匹磾从弟末波纳勒厚赂,独不进,乃沮其计。琨、匹磾以势弱而退。是岁,匹磾奔其兄丧,琨遣世子群送之,而末波率众要击匹磾而败走之,群为末波所得。末波厚礼之,许以琨为幽州刺史,共结盟而袭匹磾,密遣使赍群书请琨为内应,而为匹磾逻骑所得。时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不之知也。因来见匹磾,匹磾以群书示琨曰:“意亦不疑公,是以白公耳。”琨曰:“与公同盟,志奖王室,仰凭威力,庶雪国家之耻。”若儿书密达,亦终不以一子之故负公忘义也。为匹磾所拘经月,匹磾竟缢之,时年四十八,子侄四人俱被害。帝乃下诏,赠侍中、太尉,谥曰愍。
(选自《晋书·刘琨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辈                    绝:超过 B、太尉高密王泰为掾       辟:征召 C、过任                  忝:突出 D、琨与匹磾讨石勒          期:约定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指门客或客人的总称,春秋、战国时也用称他国派来的使者。还可以指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唐代始置,明代以后废。 B、“著作郎”为官名。东汉末始置,为编修国史之任。至唐代,主管秘书省管辖下的著作局,其下设置著作佐郎、校书郎等官。 C、“出”“转”“除”都有授予官职之意。“出”有正常调动官职之意,还可能是降低官职;“转”指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除”一般是免去旧职而授予新职。 D、“河内”是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即今河南省一带,古义的“河”指黄河。如《寡人之于国》中的“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琨善写诗文,得到大家推举。年少时便得到时议好评,征虏将军石崇在河南金谷涧中的别墅,常常招致四方文人雅士,他当时就参与其中,吟诗作赋。 B、刘琨敢于上谏,提出治理策略。在赴并州刺史途中,向皇帝表明,朝廷应当给予并州多一些资助,拨发谷米、帛绢和棉花,最终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C、刘琨善于音律,解除顾国家危难。在被胡人骑兵包围时,刘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楼,舒声长啸,敌人长叹。半夜和天亮时又奏胡笳,敌人流泪,最终撤军而去。 D、刘琨忠义报国,勇于舍身取义。建武元年,末波派人带着刘群的书信来找刘琨,于是刘琨同意作为内应,最终匹磾拘禁并缢杀了刘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官末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

②匹磾推琨为大都督,喢血载书,檄诸方守,俱集襄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敝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敝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①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绝之。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 , 嶷然有声。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 ,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注] , 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青苗钱,青苗法贷出的钱。青苗法,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