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颔之(但:只是) B、有卖油翁担而立(释:放下) C、尔安敢轻吾(射:射箭) D、徐以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家圃             我如浮云 B、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 C、但微颔               大兄何见事晚乎 D、有卖油翁释担立       肃遂拜蒙母,结友
(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A、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成对的,公公也因此自夸。 B、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人,陈康肃也凭借这一点自夸。 C、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感到很矜持。 D、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卖油翁对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在读者心中引起悬念,也就自然的引出了下文。 C、“康肃笑而遣之”,康肃的“笑”既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嘲笑。 D、本文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返回首页

试题篮